蕩蕩(荡)Dà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田林,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临汾,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据《姓考》云:“出(自)子姓。宋桓公御说生公子荡,其孙以王父字为氏。望出睢阳。” 蕩1.dàng ❶搖動。張衡《西京賦》:“蕩川瀆,簸林薄。” ❷清除,廓清。《後漢書》班固《西都賦》:“流大漢之愷悌,蕩亡秦之毒螫。”《文選》作“盪”。 ❸抒發,分散。馮衍《顯志賦》:“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 ❹衝擊。枚乘《七發》:“蕩取南山,背擊北岸。” ❺放縱。枚乘《七發》:“列坐縱酒,蕩樂娛心。” 2.tāng 見“蕩蔭”。 蕩“荡”的繁体字。 上一条: 荡 下一条: 薚
蕩“荡”的繁体字。 上一条: 荡 下一条: 盪 荡蕩、盪{}三3897①名水坑。西南官话。四川云阳。1935年《云阳县志》:「积水谓之坑,亦谓之~。」②名𣐕桯,即床前几。古方言。《说文》:「𣐕,𣐕桯也,东方谓之~,从木巠声,古零切。」③动用桨划船。西南官话。湖北钟祥:把船~到对岸。湖北武汉。④动小孩学步。西南官话。湖北钟祥:这小伢一天到黑在地下~。⑤动熨。西南官话。湖北钟祥:衣服~哒。⑥动摊。西南官话。湖北武汉:~粑粑‖~豆皮。⑦动鐾。⑴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老头子又使劲地在碗口上~起刀来。云南昆明〖 〗。~刀皮。云南昭通〖 〗、大理〖 〗、文山〖 〗、临沧〖 〗。湖北武汉:~刀。⑵湘语。湖南长沙〖 〗。~刀时不用水,是在临用时轻轻擦几下。⑧动通过搅拌或倾倒使液状物冷却。⑴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把茶~凉再喝。⑵江淮官话。江苏盐城、阜宁:粥太烫了,再拿一个碗来~一~再吃。⑨动指尘土飞扬。⑴中原官话。河南原阳〖 〗。你瞧,~了我一身土。⑵晋语。河南汲县〖 〗。刮了一天风,~的满是土。◈ 崔复生《太行志》第二一章:「姣姣拍了拍~在衣襟上的灰土。」⑩动掉。闽语。福建建瓯〖 〗。⑪动游戏。⑴粤语。广东东莞。清宣统辛亥年《东莞县志》:「莞又谓游戏曰~。」⑵闽语。广东电白。⑫动抵挡;抵御。吴语。江苏常州〖 〗。坏人~啊勿住红军格的冲锋。上海崇明。◇ 隋代《童谣》:「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⑬动煮。闽语。福建福州。1922年《福建新通志》:「已熟之物…再煮曰~。」⑭动放;展开。吴语。上海〖 〗。满面~开笑容。⑮动散钱。吴语。浙江象山。樊恭烜《浙江象山方言考》:「俗凡散钱曰~,亦曰汤。」⑯动闲居。官话。1982年第2期《芙蓉》:「六八年上山下乡时,他死活不肯去,~在家里。」⑰动挂;下垂。吴语。上海。《海屏》:「徐贵生『啊』的一声怪叫,手像断脱一样~下来。」⑱形心慌;心悸。吴语。上海。《海屏》:「这个老贼想到这里,心里会~,浑身会得发软的。」江苏苏州。评弹《西厢记》:「红娘提心吊胆…心里会得发~。」⑲形缓慢。吴语。上海嘉定。1930年《嘉定县续志》:「~,俗言缓也,读如叹。」⑳量条。吴语。上海〖 〗。一~绢头手帕。㉑量趟;次。吴语。上海。内田庆市《沪语指南》:「我是出之一~门。」㉒量处。吴语。江苏苏州〖 〗。一~一~格场化一处一处的地方‖~~好。㉓代这里。吴语。上海松江:伊昨日夜快拉拉我~他昨天傍晚在我这里。   蕩荡蕩❶動也。《禮記·月令》:“毋或作爲淫巧,以蕩上心。” 鄭玄注: “蕩,謂動之使生奢泰也。” 《禮記·樂記》: “陰陽相摩,天地相蕩。” 鄭玄注:“蕩,猶動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蕩,本或作盪,同大黨反。” ❷謂物動萌牙也。《禮記·月令》:“是月也,日短至,陰陽争,諸生蕩。” 鄭玄注: “蕩,謂物動萌牙也。” ❸蕩滌去穢惡也。《禮記·昏義》:“是故日食則天子素服,而脩六官之職,蕩天下之陽事。” 鄭玄注: “蕩,蕩滌去穢惡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蕩,徒浪反。” 蕩*dàngCA8E “荡”的繁体。 蕩水泽;行为不受拘束:~子/~妇/~放/~析/~薄/淫~/闲~/湖~/浪~/芦花~/黄天~。注意:在洗涤、清除义上,两字可通,扫盪—扫蕩,盪涤—荡涤。△蕩(tāng)阴(今河南汤阴古称)/板蕩(以《诗经》刺周厉王无道的两篇名指社会动盪)。
蕩dàngD047 “荡”的繁体。 〖蕩〗 粵 dong6〔獨旺切〕普 dànɡ ❶ 搖蕩,搖動。姜夔《揚州慢》:「波心〜、冷月無聲。」 ❷ 動蕩,不安定。荀況《荀子.勸學》:「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羣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也。」 ❸ 放蕩,放縱。《論語.陽貨》:「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古代的狂人肆意直言,今天的狂人放蕩不羈。) ❹掃蕩,清除。司馬遷《史記.樂書》:「萬民咸〜滌邪穢。」(咸:全部。) ❺ 坦蕩,平坦。《論語.述而》:「君子坦〜〜。」
蕩 ☚ 淇 沇 ☛ 00003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