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方言岛被大片性质不同的其他方言所包围的小片孤立的湘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中部,散布在沱江、涪江、嘉陵江和长江沿岸。现已查明有44个点: 江油、安县、绵阳、绵竹、三台、德阳、广汉、什邡、中江、金堂、简阳、仁寿、乐至、安岳、资阳、资中、威远、内江、隆昌、宜宾、南溪、纳溪、合江、古蔺、雅安、荣昌、永川、大足、潼南、遂宁、蓬溪、仪陇、南部、西充、营山、蓬安、广安、邻水、达川、开江、开县、梁平、犍为、天全。明清时期,湖南湘语区居民大批移居四川,他们一般散布在乡间,且聚族而居,使得其湘语的特点得以长期保存,形成许多湘方言岛。根据其语音特点,又分三派: 一是老派湘语,主要集中于中江、金堂、简阳、乐至四县相连的浅丘地带和安岳、乐至、资阳、资中相连的浅丘地带,营山也有分布,以中江、金堂的 “老湖广话” 为代表。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字今天仍保留了一整套或一部分浊声母念法; 二是新派湘语,主要分布在达川、开江、开县、梁平和乐至的中部,以达县的 “长沙话” 和乐至的 “靖州话” 为代表,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的,不论平仄一律为不送气清音; 三是川派湘语,保留了一部分新派湘语的特点,如 “永州腔”,主要分布在仪陇、达川、开江、广安、邻水等地,大足、隆昌也有讲 “永州腔” 的。湘语人川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变化,其某些特点仍能在湘方言岛中不同程度地保存下来,老派湘语保存得最多。另一方面由于受四川话包围的影响,湘方言岛语言特点不断向四川话靠拢,尤以新派湘语、川派湘语为甚,后者已很接近四川话。现在,湘方言同四川境内的西南官话、其他官话方言、客家方言等互相交融,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