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渭城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渭城曲

渭城曲

乐府歌曲名。《近代曲》之一。唐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入乐府,即以诗中“渭城”名曲。又因诗中有“阳关”,所谱曲用三叠之法,故亦称《阳关曲》、《阳关三叠》。

☚ 凉州词   竹枝词 ☛
渭城曲

渭城曲

唐声诗名,宋人依谱而填,《词谱》收入此调。又名《阳关曲》、《阳关》。宋人因其唱法有三叠句,又称《阳关三叠》,并与《小秦王》相混。渭城,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唐人在此送客西行,故名《渭城曲》。此调原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后入歌辞,始名《渭城曲》。《乐府诗集》云:“《渭城曲》,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唐代普遍流行此曲,白诗已言其唱“第四声”,苏轼《仇池笔记》云在密州闻“古本《阳关》”,首句一唱,后三句皆再唱,共七唱,第四声正在“劝君更尽一杯酒”,与白说合。原宫调未详,宋入双调(夹钟商)、大石调(黄钟商)。苏轼曾依原作之平仄,填为三首,其第三句悉用王维原诗平仄无改。传说李师师善歌此,南宋仍有人歌。另有括王维辞意,或分成三片,或多加叠句,而另入新曲者,有寇準《阳关引》,南宋柴望《阳关三叠》,元人亦有《阳关三叠》。《词谱》卷一列王维所作(“渭城朝雨浥轻尘”),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为首句平起之七绝体。又云苏轼三首之第三句与王维原作全同,若平仄一误,即非此调,且于歌法引述甚详。参见《阳关曲》条。

☚ 湿罗衣   溅罗裙 ☛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为友人远赴西北边陲的送别之作。原题作 《送元二使安西》 ,后因谱入乐府,遂取篇首二字题作 《渭城曲》,又名 《阳关曲》 、《阳关三叠》 。题中所云 “元二”,姓名事迹均不详。安西,即安西都护府之治所龟兹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
 作品首两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并以清新传神之笔写出送别的场景环境及气氛。渭城,即咸阳故城,汉高祖时改咸阳为新城,武帝时更名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与城东之灞桥,皆为送亲友远行时的饯别之地。“朝雨”之“朝”,语兼二义,既点明送别之时间,又作为“雨”之饰词,状其落雨时限,悄然而来,倏然而止。一个“浥” 字,又作巧妙回应,极有分寸。“浥”乃濡湿之意,既使轻尘不飞,空气清新明净,而又不致道路泥泞,此雨简直下得富于灵性而可人心意。朝雨过后,景物如洗,“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个“新” 字,状出柳叶之洁净青碧,流溢出盎然春意。此句一作“依依杨柳春”,亦可证其离别节令时在春季。绿柳掩映之中,现出客舍之青砖瓦顶。瓦舍的青青之色与柳叶之碧绿洁净又形成极为和谐的色调对比,使离别的环境显得那么清新、悦目、迷人。这般良辰,宜为挚友聚首之时; 如此美景,理应成为朋友欢会之所。然而此时此际,却是友人离别在即,其依依别情自在不言之中,虽深蕴含蓄,却可会可味。王维多才多艺,诗画兼工,其作品往往“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苏轼语) ,画意诗情巧妙相融,相得成趣。这首作品虽不属吟咏山水之作,但“渭城”两句却也以省净之笔点染出了一幅简洁明丽、清新雅致的画面。其中 “朝雨” 的可人,瓦舍的悦目,柳色的清新,似乎无不流露出留人之意,可谓景中含情。可见,诗人正是以这样情景交融、借景寄情之笔表达对朋友真挚的留恋之情。其笔法之蕴藉含蓄,更见其情深谊厚。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最后的劝酒辞,也是饯别仪式最后的程序。因受绝句篇幅的限制,诗人对饯别宴会上的种种活动不可能一一道及,但精意锤炼而出此两句,则见其独具之匠心。“更尽一杯酒”,颇富言外之意。酒席上的觥筹交错,杯箸频举,依依话别,谆谆叮嘱虽未置一词,却也虚中见实,可想而知。而这“再干一杯酒吧,西出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了”的劝酒辞,其依依惜别之情,殷殷关切之意,真像那杯中美酒,浓得醉人。阳关,汉代所置,因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诗人身在咸阳,想及朋友远行的目的地,不由得思绪飘飘,度越关山而神驰于瀚海戈壁之中的孤城,想及友人将要在那荒漠苍凉,风情迥异,又无故人相伴的环境之中孤寂生活,殷殷致辞之中又流露出几多担忧之情,期盼珍重之意。从而把对友情的表达又推进一层,情牵意随而感人至深。
 这首诗歌寄深情厚意于短章之中,极为省净凝练。前两句仅抓住“朝雨”和朝雨乍停之后的客舍及柳色之特征,轻点淡染,清新明丽而景中含情,为友人离别造设了一个情意绵绵、销魂伤神的典型环境。后两句则通过宴终席散之际的祝辞,既表达深长的情致而又见其删繁就简之妙。前两句从写景入手,后两句则直抒胸臆,又见其手法之巧妙变化和以景衬情、情景相映之特点。正因为其情感的真挚和意境的动人,这篇作品产生之后,就立刻受到人们青目,迅即谱乐歌唱。并引起广泛的共鸣,拨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成为骚人墨客以至上流社会中流行的歌辞,别席离宴之绝唱。白居易《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诗云: “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李商隐《赠妓歌》亦云: “断肠声里唱阳关。”都可见其影响和人们对它的评价。

古代名诗《渭城曲》题解、原文、注释和赏读 - 可可诗词网

渭城曲

 题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王维为奉朝廷使命前往安西的友人而作的。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说“王摩诘《阳关》无故人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词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①浥:润湿。轻尘:浮尘。 ②阳关:故址在今甘肃煌县西南,因在玉门关南故称阳关。自古与玉门关为出塞必经之路。
 赏读
 诗的前两句写景,交待送别时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气氛,暗寓离别之情。“轻尘”、“客舍”暗示出旅人出行之事,唐人送别常折柳枝相赠,以示留恋之情。因而“柳”又表明离别之事和惜别之情。这一联写景清新开朗,既写初春雨后清晨之景,景中也暗含离别之情。后两句点明送别主题,两句用语平常却情至意深,“更”字写出了离别之时主客二人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含有意犹未尽、情更难舍之意。友人前往的安西远在阳关之外,诗人说阳关无故人,表明友人愈行愈远,愈行愈觉孤苦,表现了主人对友人挂念和体贴。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留恋,也写出了对友人前程的关切,用语直白却极富韵味。
 这首诗写别离之情而不直言别离,采用了侧面烘托手法,使诗意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渭城曲

曲名。唐王维《王右丞集》五《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入乐府,名 《渭城曲》,又名 《阳关曲》。反复诵唱,谓之《阳关三叠》。唐白居易 《白氏长庆集》五六《南园试小乐》诗:“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声唱《渭城》。”

渭城曲

渭城曲

唐代歌曲。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诗,又名《渭城》,后被于歌,名《渭城曲》。刘禹锡《与歌者何戡》:“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南园试小乐》:“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声唱《渭城》。”均指此曲。

☚ 穆护子   凉州 ☛
渭城曲

渭城曲

唐代歌曲。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诗,又名《渭城》,后被于歌,名《渭城曲》。刘禹锡《与歌者何戡》:“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南园试小乐》:“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声唱《渭城》。”均指此曲。

☚ 穆护子   凉州 ☛
000075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