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渔业区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渔业区划regionalization of fishery

农业部门区划之一。根据渔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方向所进行的区域划分和分区研究。是在渔业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划分依据和标志分类划区, 分析各区渔业生产条件, 生产特点和存在问题, 提出各区合理利用渔业资源、调整渔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的建议,为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渔业生产、部署渔业商品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 ❶渔业自然条件和渔业资源的调查与综合评价。主要是水域类型和特点、底质、水深、潮流、水生生物区系和数量、鱼类品种资源等。
❷渔业生产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的调查评价。如渔业生产发展水平、渔业生产结构、水面利用率、商品鱼生产基地现状等。
❸划分渔业区。对各区的渔业生产特点、生产潜力、发展方向, 以及渔业现代化发展阶段、步骤和关键措施进行论证。分区的主要依据是: ❶渔业自然条件、渔业资源特点和生产技术的区内相似性;
❷渔业生产结构和存在问题的区内相似性;
❸渔业发展方向、重大技术改造措施和增产途径的区内相似性;
❹除海洋渔业区的区界不受行政区界的限制外, 浅海、滩涂渔业区和内陆渔业区应保持一定行政区界的完整。渔业区划一般以水域类型、作业方式为分区主导标志。由于渔业区划种类不同, 分区的主导标志也不同: 内陆渔业区以鱼类区系、地形、气候为二级区的划分标志, 以发展方向和技术改造途径或措施的相似性为划分三级区的标志; 浅海、滩涂养殖区以纬度带和地貌、底质为划分二级区的标志, 以渔业资源和生产发展方向为划分三级区的标志; 海洋渔业区则以水深和纬度带为划分二级区的标志, 以捕捞工具和捕捞对象的特点为划分三级区的标志。
中国渔业分区 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过黄、渤海渔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划分和渔业合理布局的研究。1980年全国渔业自然资源调查和渔业区划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制订了《全国简明渔业区划》。随后进行了对东海、南海、黄渤海三个海区和黄河、长江、黑龙江、珠江四个水系, 以及内陆水域、浅海滩涂、海洋(中国大陆架水域)的渔业资源调查。1984年《中国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编辑委员会、《中国渔业区划》编写组开始编写《中国渔业区划》。大部分省(自治区)也编写出省(自治区)、地(市)、县(企业)资源调查和渔业区划报告。《中国渔业区划》把中国的渔业生产地域差异分为内陆水域渔业、浅海滩涂渔业和海洋渔业三个大区,共19个二级区。其中内陆渔业区分为东北区、华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西南区、蒙新区、青藏区等7个区。其发展方向是: 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养殖水面,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认真保护和充分利用天然水面, 防治水域污染, 繁殖保护鱼类资源。浅海、滩涂渔业区分为渤海养殖区、北黄海养殖区、南黄海养殖区、长江口养殖区、东海西岸养殖区、南海北岸养殖区、南海诸岛养殖区、台湾沿岸养殖区等8个区。其发展方向是:着眼于扩大利用面积,增加养殖品种,加强鱼、虾、海参、贝藻、牡蛎、珍珠、紫菜等的养殖,积极进行鱼类试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杜绝盲目围海,防治环境污染,加强繁殖和保护措施。海洋渔业区分为渤海渔业区、黄海渔业区、东海渔业区、南海渔业区等4个区。其发展方向是:调整近海作业,开辟外海渔场,发展远洋渔业,加强渔业资源的繁殖保护。

渔业区划fishery regionalization

见“渔业经济区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