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面度测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面度测量 1.平面度误差的评定准则 按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平面度误差时,要求至少有三点或四点相接触,并符合三种准则之一: 第一、三角准则。出现三个最高点与一个最低点,而低点位于三个最高点连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或者相反。如图3.3-15(a)。 图3.3-15 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平面度误差的三种准则 第二、交叉准则。出现两个最高点与两个最低点,且两最高点连线与最低点连线相交。如图3.3-15(b)。 第三、直线准则。只出现两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点,且最低点在两最高点的连线上,或者相反。如图3.3-15(c)。 2.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方法 测量平面度误差时常用网格布线或对角线布线。其测量方法也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指示器法、光轴法、干涉法等属直接测量法;用水平仪、自准直仪、跨步仪和表桥测量等属间接测量法。 (1) 指示器法 将被测实际面通过指示器与测量基面(常用测量平板)相比较,并测出若干点的偏差值,进而确定平面度误差。适于中、小平面。 (2) 光轴法 该方法是以几何光轴建立测量基面,测出被测实际面上各选定点相对测量基面的偏离量,进而确定平面度误差。它适于较大平面。 (3) 干涉法 以光学平面的工作面作测量基面,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测得平面度误差。此法适于测量精研出的较小平面。 (4) 水平仪测量法 以水平面作测量基面,按一定的布线测量各条测线上相邻点的相对高度差,通过数据处理,换算出各点对同一水平面的高度差,按要求的评定准则求得平面度误差。该方法适用于大、中型平面的平面度误度测量。 (5) 自准直仪测量法 以光轴线作基线,按对角线布线,在被测平面的若干截面上测量直线度误差,通过坐标变换和数据处理得到被测面上各点对同一基面的高度坐标值,按要求的评定准则求得平面度误差。 【参考文献】: [1]王因明主编,光学计量仪器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2]薛实福、李庆祥编着,精密仪器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3]叶声华主编,激光在精密计量中的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4]罗南星主编,几何量计量技术简明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5]角度计量编写组,角度计量,中国标准出版社,1984。 [6]童竞主编,几何量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7]王江主编,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1990。 [8]蒋诚志编,计量光学,中国计量出版社,1989。 [9]梁铨廷主编,物理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10]强锡富,于汶编,电路基础与电路量仪,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11]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长度计量手册,科学出版社,1979。 [12]张国雄、沈生培主编,精密仪器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3]几何量实用测试手册编委会,几何量实用测试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