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明上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明上坟

清明上坟

对比是文学作品最常用的手法之一。这是将两个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让它们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参照系,正反互生,相辅相成,从而准确地刻画性格、揭示心态; 烘托气氛以至传达作者的情绪、宣泄其情绪。
清明之景是美丽迷人的,“一年四季,无过春天,最好景致: 日谓之丽日,风谓之和风,吹柳眼,绽花心,拂香尘”; “只见那郊原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绿,仕女不断头走的。”清明春日,是与自然界生命力的勃发,创造欲的骚动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昂扬的、向上的; 它是欢笑的季节,是歌舞的时令。任何人都应向伟大的造物者所赐予的这个美好时光顶礼膜拜,高声赞颂。可是,正在此刻,吴月娘和庞春梅率领的两队人马出发了。他们不是乘兴出游,而是向着死神的辖区墓地前进。月娘是祭奠亡夫西门庆,春梅则是哭告故主潘金莲。在这属于生命的美好时刻,他们却是去追忆已属于过去的亡灵。在他们眼中,身边花红柳绿的春天是虚幻的,而心中黑色的死神却是真实的。明媚和暖的春色更衬托出了心情的凄凉苦楚,如同在明亮色调的背景上涂抹的浓重阴森的一笔。
西门庆在世时,吴月娘对这位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丈夫,并无什么好感。可现在才体会到缺乏主心骨男人的家庭之难。此刻她来到丈夫墓前,不由潸然泪下,“深深拜下去说道: ‘我的哥哥,你活时为人,死后为神。今日三月清明佳节,你的孝妻吴氏三姐、孟三姐,同你周岁孩童孝哥儿,敬来与你坟前烧一陌纸钱’”,“烧的纸灰团团转,不见我儿夫面。哭了声年少夫,撇下娇儿,闪的奴好孤单。咱两无缘,怎得和你重相见?”青年守寡,抚养孤儿,操持全家,照顾生意; 饱尝世态炎凉,家道衰落的苦果,吴月娘现在知道了活在世上甚至远比长眠地下更为痛苦,更为艰辛,因此不由产生了生不如死,只盼能早日入土去和死鬼再度相见之感,凄惨中透出无限的寒凉。这是日薄西山、穷途末路的哀叹。而春梅之祭潘金莲,则是另一番景象。“这春梅不慌不忙,来到坟前”,严格按照礼数,“插了香,拜了四拜”,然后说道: “我的娘,今日庞大姐特来与你烧陌纸钱,你好处生天,苦处用钱。早知你死在仇人之手,好随问怎的,也娶来府中,和奴作一处。”她刚刚熬完了人下之人的婢女生活,步上官僚家庭主妇的尊位,其真正的生命生活方才开始,正如旭日升空,前途无量。所以,她根本不想入土去和死鬼为侣,而是幻想已成腐土的知己主人潘金莲能够不死,好同自己共享这荣华富贵。虽然此刻她“向前放声大哭”,却大有衣锦还乡,告慰江东父老的荣耀,于悲恸中显露出火一样的热烈。
正所谓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坟场所在的永福寺的住持,将这对冤家对头请到了一起,使他们在最不该相遇的地方相遇了。月娘当然不会忘记,正是这个春梅,伙同潘金莲,以色欲害死了今天所祭的丈夫;也正是这个春梅,与潘金莲狼狈为奸,勾引女婿陈经济,给自己这一寡妇之家,平添了丑闻;而春梅也清楚地记得,正是眼前的月娘,将自己象牲畜一样卖了出去,也正是眼前的月娘,造成自己今日所祭对象,如娘亲一般的潘金莲的惨死。而此刻采取主动行动的是春梅,她似乎还牢记着以往的身分,“向月娘、孟玉楼插烛也似磕下头去。月娘、玉楼亦欲还礼。春梅哪里肯,扶起,磕了四个头。”她今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都远在月娘之上,但对仇人行此大礼,究竟是什么用意?是表示自己不敢忘本,还是捐弃前仇?是对月娘欲害自己,反而玉成自己今日之状况行为的感激,还是干脆借行跪拜之礼来奚落对方,折对方的寿算?总之,她决不可能宽宏大量到尽释旧隙的程度。这从她对在西门庆家里结下的仇人孙雪娥极为狠毒的报复可以看出。所以,在表面的谦恭热情之下,却掩盖着冷酷以至于残忍。而吴月娘,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话头。与春梅叙旧,这等于在众人面前揭春梅的老底,“你曾是我家奴才”,这显然是自讨没趣;而为自己断卖春梅之举道歉,也不合适,因为:第一,这会引起春梅对自己的仇恨,人再也没有比象牲畜一样被买卖更为屈辱的事了。第二,如果道歉,等于承认自己有错。那么,其背后的潜台词将是,“要是我不出错,你此刻还是我的家奴,那会有如此的富贵。”第三,同时这还等于肯定了春梅伙同金莲勾引陈经济行为的正当性。显然,道歉之话决不能提起。但是,又不能不对春梅的热情做出反应,她终于挤出了一句: “姐姐,你自从出了家门在府中,一向奴多缺礼,没曾看你,你休怪。”不卑不亢的和解口气,恰合此时此情此景,但其中又难免露出乞怜和寒怆。
表面上的和解,并没有维持多久。在对死去的潘金莲是热是冷的态度上,两人又展开了暗中的争斗。春梅主动发起了挑战,她明知月娘与金莲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却偏偏以极为热情的口吻说道: “因俺娘他老人家新埋葬在这寺后,奴在他手里一场,他又无亲无故,奴不记挂着,替他烧张纸钱,怎生过得去。”这是讥讽曾受过金莲之奉的月娘的无情无义。而月娘却真以为春梅是祭奠其亲娘,在弄明白所指后,主动退缩,“不言语了”。但是更让她难受的还在后头。先是孟玉楼不顾“月娘不动身,自已前去金莲坟上痛哭”,而后,甚至奶妈不管“休抱了孩子去,只怕唬了他”的禁令,径抱孩子去坟上,“看玉楼烧纸哭罢回来”。这等于是让自己的孩子去向自己最不齿的淫妇潘金莲表示敬意,而她却眼睁睁看着,毫无办法。昔日的奴婢春梅的挑战,她不能应付;而自己基本阵营的成员孟玉楼,甚至不懂事的儿子,也都加入了春梅一方,还有什么比这更令她伤心呢?
双方话别。昔日显赫的月娘,居然到了连自己亲嫂吴大妗子都无轿可乘的地步,不得不接受春梅施舍的一匹小马,这是何等寒酸!而此时的春梅,仍一如既往的谦卑,“看着月娘,玉楼众人上了轿子”后,才“也坐了轿子”,热火朝天地被“一簇人跟随,喝着道,往新庄上去了”。
通篇以冷热对比,用暖凉相映;由热写冷,以暖衬凉,使高山为谷,深岸为陵的人生沧桑变化,世态的炎凉,情分的厚薄,一概归之于凛然的透骨之寒。难怪张竹坡评道:“此回乃最冷文字。”

☚ 春梅重游   孝哥出家 ☛
000088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