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效应Ripple Effect原意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即向平静的湖面扔进一物体,水面泛起水波纹逐渐波及很远的地方。后被引申到描述诸多社会和经济现象。 ❶亦称“模仿效应”。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首次提出。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人是人群中的领导者,那么波及人群的效应就更加严重。 ❷亦称“衰减效应”。技术、信息、经验和新观念等在经济区域之间扩散传播时,其能量不断消耗、速度逐渐降低、影响逐渐减小,像池塘中扩散的涟漪一样的现象。 涟漪效应 涟漪效应ripple effect着重于解决一类症状或问题的治疗性努力被泛化到解决其他症状或问题的过程。作为治疗效果的一种泛化现象,涟漪效应不同于“症状替代”,后者指一种症状代替了被治疗的症状,而前者指两类症状都被解除。涟漪效应的出现,能对病人产生很有益的影响。因为成功地去除掉令病人烦恼的症状既可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和自尊,又可促进病人所有的应付行为。在集体治疗中,针对一个成员或一部分成员的治疗性干预常常也会对其他成员产生积极影响。这种涟漪效应之产生,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其他成员的认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被治疗的小组成员的行为变化对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 连续加深法 联合婚姻疗法 ☛ 000027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