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名句】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语出《韩非子·有度》。法度不偏袒权贵,墨线不迁就弯曲的木料。指治国应以法为准绳。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注释、译文和评说 - 可可诗词网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绳直而枉木斫,准夷而高科削,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注释】 绳:墨线。枉:弯。准:测量水平的器具。夷:平。科:坎,坑凹。县:通“悬”。斗石:容积单位,十斗为一石。举:实行。措:放置。举措:处理,安排。阿(ē):偏袒。挠(náo):屈从,迁就。矫:纠正。诘:追究。缪:通“谬”,谬误。绌(chù):通“黜(chù)”,削减。羡:多余。齐:整治。一:统一。轨:规范。
 【译文】 墨线拉直了,弯曲的木头就能够被砍直;水准仪器放平了,凹凸不平的地方就可以被削平;秤悬挂平衡好了,就知道哪边是重的,从而减少一些增加给轻的那一边;斗石设置准确了,就知道孰多孰少,从而减少多的、增加少的。所以用法来治理国家,合法的就推行,不合法的就废置。法律不偏袒权贵,就像墨线不迁就弯曲的东西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有智慧的人没有理由用言辞辩解,勇敢的人不敢用武力抗争。惩罚罪过不回避权贵大臣,奖赏善行不遗漏普通百姓。所以纠正君主的过失,追究臣下的奸邪,治理混乱,判断谬误,削减那些多余的,整治不合要求的,统一百姓的行为规范,没有比法律更好的了。
 【评说】 在权力与法律之间,是权大还是法大?法家给予了明确的回答。这种严格执法、不避权贵的法治精神要求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任何德行都不能阻挠法律的实施。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 可可诗词网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有度》)

鉴 赏

这段话出自《韩非子·有度》篇。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极力推崇以法治国,他要求“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即强调法律的公正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触犯法律之人,均须一视同仁。如果坚持这样的原则,则有智慧的人不能用言语来辩解,勇敢的人也不敢用武力抗争,而可以做到赏罚分明,即“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的法治与现代的法治观念是有很大的不同,韩非所推崇的法治,是为君主巩固封建政权服务的,强调通过法律来使臣民绝对屈服于君主的统治;韩非的法治又多为惩治臣民,而非保护人民的法治。他说:“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强调的都是刑罚和严刑峻法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只字未提仁对百姓的道德教化。这与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大为不同的。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强调礼、仁对百姓的感化作用。韩非对法律震慑性单方面的强调,显然是有缺陷的。

韩非“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主张,已经提出了二千多年了,但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并不显得过时。因为即使在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里,也时常可以见到某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现象——即某些司法不公的现象。某些领导干部常动用他们手中的特权,在违法犯罪之后,逃避法律的惩罚。所以韩非“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他所提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今天仍然适用。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 可可诗词网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阿(ē):迎合,偏袒。绳:墨线,木工打直线的工具。挠(náo):屈从,迁就。曲(qū):弯曲。法律不偏袒权贵,墨绳不迁就曲木。指法律是公正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例】韩非的法律观,彻底否定了所谓“刑不上大夫”的宗法等级制传统,而是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明确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把法作为衡量、裁决所有功过曲直的准绳,无论智者、勇者、大臣、匹夫,凡犯法者皆受惩罚,凡有功者皆予奖赏。(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提示】“阿”在这里不读ā。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阿(ē):迎合,偏袒。绳:墨线,木工打直线的工具。挠(náo):屈从,迁就。曲(qū):弯曲。法律不偏袒权贵,墨绳不迁就曲木。指法律是公正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例】韩非的法律观,彻底否定了所谓“刑不上大夫”的宗法等级制传统,而是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明确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把法作为衡量、裁决所有功过曲直的准绳,无论智者、勇者、大臣、匹夫,凡犯法者皆受惩罚,凡有功者皆予奖赏。(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
【提示】“阿”在这里不读ā。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先秦·韩非《韩非子·有度》)法律不偏袒权贵,(木匠的)墨线不迁就曲木。

☚ 造法容易执法难   法者,民之父母也 ☛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先秦·韩非《韩非子·有度》)执法不偏袒贵人,绳墨不迁就曲木。阿(ē):迎合。

☚ 走杀金刚坐杀佛   凡人之患,偏伤之也 ☛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语出《韩非子·有度》。意谓法度不偏袒权贵,墨线不迁就弯曲的材料。喻指治国应以法律为准绳。阿(e):迎合,偏袒。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挠:弯曲。这里可引申为迁就的意思。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阿(ē): 徇私,偏袒。绳: 绳墨,木工打直线的工具。挠(náo): 屈从迁就。执行法令不能偏袒权贵,就像木工打直线绝不迁就曲木是同一道理。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语出《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例] “法不阿贵”和“刑无等级”思想,是韩非为实现其法治目的,提出的最激进的主张,他在《有度》篇是这样表述的:“~。”(王振东《中国法制思想的历史寻踪》)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