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沮授与袁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沮授与袁绍从事沮授劝袁绍说:“将军年轻的时候在朝廷做官,名声远扬海内; 当董卓废少帝、立献帝的时候,则发扬忠义;只身出奔京城,却使董卓感到恐怖;渡过黄河向北进军,使勃海的豪杰低头下拜。振举渤海一郡的军队,掌握了冀州的人马,声威震动河北,名望重于天下。虽然黄巾狡诈作乱,黑山专横跋扈,只要将军带兵东征,那么青州的黄巾就可以平定;回军再讨伐黑山,张燕就可以灭掉;军队掉转头向北方挺进,那么公孙瓒必然溃丧;以强大兵力震撼威胁戎狄,那么匈奴必会服从。横扫黄河以北地区,合并四州地域,网罗英雄人才,统率百万大军,在西京迎接皇帝,在洛阳恢复宗庙,向全国发号施令,讨伐尚未归附朝廷的州郡,以如此的力量来争强取胜,谁能抵抗得了?等到几年以后,建立这样的功业并非难事。”袁绍高兴地说:“这正是我的意愿,于是就马上向皇帝推荐沮授担任监军、奋威将军。 沮授与袁绍袁绍进军黎阳,派遣颜良在白马向东郡太守刘延进攻。沮授又劝阻袁绍说:“颜良的秉性孤僻、急躁,虽然勇猛,但不可以独挡一面。”袁绍不依。曹操援救刘延,和颜良交战,打败并斩杀颜良。袁绍渡过黄河,在延津南边设立营垒,命令刘备、文丑挑战。曹操大败了他们,杀了文丑,再次交战,又俘虏了袁绍的大将。袁军大震。曹操返回官渡,沮授又对袁绍说:“北方的军队虽然数量众多,但果敢强劲不如南方军队,南方军队粮食不足,给养比不上北方军队;南方宜于速战,北军宜于缓斗。我们应打持久战,拖延时间。”袁绍不予听从,连接营垒并逐渐向前移动,逼近官渡,与敌交战,曹军出师不利,退守军营。袁绍在营中建起高楼,堆积土山,箭射曹营,曹操将士都拿着盾牌蒙头,部队大为恐惧。曹操便建造发石车,攻击袁绍楼台,把它全部摧毁,袁绍部队称发石车为霹雳车。袁绍又挖地道,准备偷袭曹操军营。曹军就在营内挖了长长的深沟来抵御他,并派骑兵袭击袁绍的运粮车,大败他的运粮队伍,全部焚烧其粮食。曹操和袁绍相持时间很久,百姓疲倦不堪,很多人背叛响应袁绍,军中粮食匮乏。恰好袁绍派淳于琼等人带兵一万多人往北迎接运粮车,沮授劝袁绍说:“应该派遣将军蒋奇另外统率一支军队驻守在外围,以断绝曹公的抢劫。”袁绍又是不听。淳于琼在乌巢宿营,离袁绍军队四十里。曹操便留曹洪守卫军营,自己率领步兵、骑兵五千人等到深夜偷袭淳于琼。袁绍派骑兵援救,被战败逃走。曹操打败淳于琼等,将他们全部杀掉。曹操回军,还未到营,袁绍部将高览、张郃等率领他们的兵士前来投降。袁绍的军队彻底溃败,袁绍和袁谭单枪匹马后退渡过黄河。剩下的人假装投降,全被活埋。沮授来不及和袁绍一起过河,被人抓获,送到曹操处,曹操很好地款待他。后来沮授企图逃归袁绍,被曹操斩杀。 沮授与袁绍当初,立献帝本不是袁绍的心意,等到天子到了河东,袁绍派颍川人郭图为使者朝见献帝。郭图回来劝说袁绍迎接献帝在邺城建都,袁绍不予采纳。恰逢曹操迎接献帝在许昌建都,收复黄河以南各地,关中地区全都归附。袁绍懊悔之极,想让曹操迁移献帝到鄄城建都以便自己靠近皇帝,被曹操拒绝。献帝封袁绍任太尉,不久改任大将军,封他为邺侯。袁绍辞让侯爵没有接受。不久,他在易京战败公孙瓒,兼并了他的部队。派出大儿子袁谭担任青州刺史,沮授劝告袁绍道:“这样做必然是灾难的开始。”袁绍不听,说:“我要儿子们各占据一州。”又派二儿子袁熙任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任并州刺史。有军队几十万人,用审配、逢纪主管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主要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帅,并精选兵十万,战马万匹,准备进攻许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