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沙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

蚯蚓:蚓(土蚓;丘蚓;附蚓;寒蚓) 螾(地螾;丘螾) 蟺(土蟺;曲蟺;蜿蟺) 蟮(曲蟮;蛐蟮;蛴蟮) 螼(螼螾;螼蚓) 地龙 土龙 蜸蚕 歌女 龙媒 蠢蝡 鸣砌 曲善
水蛭:蛭 蚂蟥 蚂鳖
其他无脊椎动物:螠 滴虫 蛔虫 蛲虫鞭虫 丝虫 箭虫 钟虫 帚虫 禾虫 筒虫 轮虫 星虫 桥虫 钟蚬 海蜇 石蚕 沙蚕 水母 草履虫 喇叭虫 旋毛虫 铁线虫吸血虫 姜片虫 仙女虫 阿米巴

☚ 两栖动物   节肢动物 ☛

沙蚕Nereis

多毛纲,沙蚕科。体长扁平,长约10 cm。头部显著,分节明显。体节两侧有成对带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雌雄异体,生殖腺无固定的位置。同属多种。多营底栖生活,常穴居于泥沙中,夜间及繁殖季节外出游动。中国黄海、渤海沿岸较多,长江口等沿海亦有分布,如日本沙蚕(N.joponica)秋季可沿长江口上溯,直至江河沿岸的稻田中繁殖。可作鱼、虾、蟹等的食饵,亦可制酱食用。

沙蚕

沙蚕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沙蚕科的统称。身体扁长,由多数相同体节组成,每个体节两侧有疣足1对,其上具有刚毛,用以行动,并有感觉功能。体长一般约10厘米。平时栖息泥沙中,只有在生殖季节或夜间出洞觅食时,才在水中浮游。我国黄海和渤海沿岸很多,为鱼、虾、蟹等动物的饵料。分布于长江口的日本刺沙蚕(Neanthesjaponica),秋季常由海上游至河口或稻田中生殖。南方沿海喜食的“禾虫”,即采自沿海稻田中专危害稻根的同科另一种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us)。疣吻沙蚕体大而肥,浅黄色,体长约10厘米,宽约4厘米,口前叶触手2个,眼4个,围口触须4对,吻可以翻出。南京、上海、福建和广东的河口区均有分布,喜到稻田啮食稻根。由于个体大、浮游量极多,除可食用外,还是垂钓时的理想饵料。另种金刺沙蚕(Nectoneanthes oxy-poda)是出口的钓饵,商品名为“黄金沙蚕”。体大而肥,鲜红色,最大体长可达26厘米,宽1厘米。在黄海、渤海沿岸潮间带泥滩上分布极多。为老年垂钓者最喜用的上等钩饵。

沙蚕

☚ 钓饵   疣吻沙蚕 ☛
000028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