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宫
东晋都城建康(原名建业,今南京)中的宫室。东晋建武元年 (317),晋元帝渡江,在建业立宗庙社稷,宫城即东吴太初宫旧址,称建康宫,改昭明宫为显明宫。建康宫最初只有宣阳门,后发展成六座宫门。成帝咸和七年 (332) 筑新建康宫,开五门,南面二门,东、西、北各一门。晋穆帝时,又筑永安宫。至孝武帝太元三年 (378),建康宫因宫室朽坏,又由谢安负责加以重修。据 《太平御览》卷173《居处1》 引 《晋书》 记载,“内外日役六千人,安与大匠毛安之决意修定,皆仰模玄象,体合辰极,并新制置省阁堂宇名署。……又起朱雀重楼,皆绣栭藻井,门开三道。上重名朱雀观,观下门上,有铜雀悬楣上,刻木为龙虎,左右相对”。据说此次重修宫宇,内外殿室有3500多间。建康宫正殿是一座13间的太极殿,还有夏日消暑殿,殿前有重楼复道通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