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左三大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清文学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之合称。三人都是江东人,皆能文工诗,在当时并负盛名,故有此称。又称“江左诗文三大家”。其中钱谦益影响尤大,尝主盟文坛五十年,对转变明末复古主义文学风气颇有贡献。但缺乏民族气节,为后人所诟病。 ☚ 娄东二张 易堂九子 ☛ 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❶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与龚鼎孳的合称。清沈德潜《清诗别裁》卷一载“合肥声与钱吴近”,“时有合钱吴为三家”。龚鼎孳为安徽合肥人,钱、吴为江苏人,江苏属旧江左地区,故名。顾有孝、赵沄曾合辑《江左三大家诗钞》。三家诗多反映明、清之际社会乱离和民生疾苦之作,抒发个人内心彷徨苦闷,对仕清之举皆有所愧悔。三人中,钱文学成就最高,其诗学主张力斥明七子,崇宋调,并创虞山诗派,主盟文坛五十馀载,开一代诗风。吴倡唐声而博取,为娄东诗派之首。其七言歌行仿香山,创“梅村体”,多摹明季清初人物情态,为中国古典叙事诗又一重要发展。龚在三家诗中成就最低,多宴饮登临之篇,模拟痕迹较重,在诗歌史上无甚影响。 ☚ 惊隐诗社 虞山诗派 ☛ 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因皆江东诗人,故称。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年自称蒙叟。常熟(今属江苏)人。其学问广博,诗文在当时颇负盛名,为文坛领袖。他力排明七子的“诗尊盛唐而文学秦汉”,主张诗要“有本”,其诗有晚唐、宋诗风,颇多创新,转变了当时诗文创作的风气。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善七律和七言诗,并工词曲、书画,作诗取法盛唐及元诸家,创“娄东派”。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合肥人)。能词善文,其诗婉丽多姿,亦有苍凉之音,著有《定山堂文集》。 ☚ 吴江派领袖 明诗的殿军 ☛ 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jiangzuo sandajia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人的合称。三人都以明臣而仕清,且都是旧江左地区人,皆以诗闻名,在当时影响甚大,故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三人中,钱是常熟人,名声和影响最大。他作诗兼取前代名家之长,力扫前后七子模拟复古之风,力挽诗坛衰势,入清后又多有哀思明室之作。吴伟业是太仓人,常以“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笔,写兴亡之慨,身世之感,在当时影响也很大,其七言歌行尤具特色。龚鼎孳,合肥人,诗词皆工,多为名士唱酬之作,特色不如钱、吴鲜明,在三人中影响最小。 ☚ 文史通义 岭南三家 ☛ 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人的合称。三人都是明臣仕清,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诗名并著,风格相似,故时人称为“江左三大家”。钱谦益(1582~1664年),常熟人;吴传业(1609~1672年),太仓人; 龚鼎孳 (1615~1673年),字孝升,号芝麓,合肥人,明崇祯七年 (1634年) 进士,官兵科给事中。钱谦益、吴伟业二人在当时文坛上有很大影响。龚鼎孳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入北京城后,授直指使,巡视北城。降清后官主太常寺少卿、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等职,有《定山堂集》。龚氏与当时的名士多有往来与唱酬,诗词皆工,于婉丽中亦多寓兴亡之感,与钱、吴二人有相似的地方,但成就和影响都不如钱吴。 ☚ 扬州八怪 岭南三家 ☛ 江左三大家❶指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龚为合肥人,钱、吴为江苏人,江苏又称“江左”,故名。“三大家”明末即名驰文坛,入清又开一代文风,名重当时。 江左三大家jiang zuo san da jiaThree Great Masters from Left of the River 江左三大家jiang zuo san da jiaThree Great Masters from Left of the River (poets Qian Qianyi,Wu Weiye and Gong Dingzi betwee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