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光武帝以卓茂为太傅卓茂于西汉哀平之世曾为县令,治民注重教化,及王莽摄政,以病免归。光武帝即位,访求年已七十多岁的卓茂,以为太傅。司马光对此发论,先引《论语》孔子“举贤而教不能则劝”之言,说明举善人,施教化,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接着肯定光武帝于即位之初,面对群雄竞逐、四海鼎沸的形势,正是重用勇武之将、谋略之士的时候,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置于群臣之首,以表示用人和施政的趋向,这是很有政治头脑和识见英明的。故断言其“知所先务而得其本原”。所谓“先务”和“本原”,就是说,治民以教化为本,以教化为先。 所谓政治,说白了,就是统治。所谓为政之道,说穿了,就是统治之术。统治之术,自有文明以来,都是两手:一是法治,用刑法、武力等暴力手段,这是硬的一手;一是礼治,用思想、文化等教化手段,这是软的一手。两手并用,软硬兼施。只是随着统治者的主观和客观的条件变化,而时有侧重或倾向而已。法治的狰狞面目,往往使人生畏而讨厌,礼治的牧师形象,一般使人麻痹而乐意。故历来的儒士学子,总是对教化津津乐道。我们这么说,不是想完全否定教化,教化有其历史合理性,不能主观抹煞之;只是要指出其实质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