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魏六朝赋论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魏六朝赋论集 汉魏六朝赋论集辞赋研究专著。今人何沛雄著。何沛雄,广东顺德人。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曾获一级荣誉文学士、硕士,后赴英国深造,获牛津大学文科哲学博士。求学期间,用功甚勤,屡获各类奖学金,并先后具台北中华学术院哲士、英国语言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士等荣衔。曾任国立中山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香港新亚研究所客座教授。现为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何氏学贯中西,文史兼通。曾由英国文化协会安排,访问英国各大学,并作巡回学术性专题演讲;又应马来西亚雪兰莪大会堂邀请,往该地作学术报告;多次被邀出席国际性汉学会议,并在大会宣读论文。有《古诗十九首·英译析论》(英文)、《永州八记导读》及中英文论文八十余篇,刊布国内、欧美、香港、韩国、东南亚等地。此外尚任《宋代书录》、《中华百科全书》、《中国古典文学指南》及《世界和平百科全书》特约撰稿人。尤致力于中国赋学研究,既有学术专著如《汉魏六朝赋家论略》、《汉魏六朝赋论集》、《中国历代赋选》,又有赋论著作如《读赋零拾》、《赋话六种》等。本书为著者探讨汉魏六朝赋家、作品及相关典籍的论文集,共收录论文九篇,排列以时代先后为序。内容大致可分为几个重点:其一以司马相如和班固为研究中心,共收有论文3篇,依次为《〈子虚〉、〈上林〉与〈七发〉的关系》,《〈上林赋〉作于建元初年考》,《班固〈西都赋〉与汉代长安》。著者从主题、结构、修辞三方面证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二赋摹取自枚乘的《七发》。又指出研读班固的《西都赋》时,不应单为辞藻所吸引,而忽略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同时,《西都赋》并不是一般的夸饰文章,其言皆足取信。至于《略论〈汉书〉所载录的辞赋》、《现存曹植赋考》、《现存陆机赋考》3篇论文组成的另一中心,偏重考据方面。对班固《汉书》所收录的12篇辞赋细加考察,指出这是经班氏细心选择和具有一定意义的。另外两篇论文分别考察曹植现存赋制59篇和陆机现存赋制39篇,诠其真伪,订其写作年份。最后《〈文选〉选赋义例论略》、《江淹〈恨赋〉、〈别赋〉论析》和《六朝骈赋对句形式初探》三篇论文,偏重鉴赏论评。著者对后人不满肖统《文选》选赋的义例,一一作出中肯的论评。书末附西方汉学家汉魏六朝赋译著评介三种,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书为著者研究汉魏六朝赋的力作,可供参证。1990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 汉赋之史的研究 汉魏六朝赋家论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