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汉源话汉源县通行的汉语西南官话方言。通常以城区话为代表。属于四川话中人声归阴平一类。同四川话其他方言点相比,主要语言特点是:声母无卷舌音, 有舌面前鼻音 []; 低元音后的前鼻音韵尾 [n] 发音不着实,舌尖只作势,不抵上齿龈, 如 “盘 [pan]”、 “天 [tian] ”、 “涮[suan] ” 、“泉 [ ]’;韵母 [e] 除同舌根音声母拼合外,一般不同其他声母拼合,四川话别的方言点其他声母拼 [e] 的,汉源话读为 [ai] 韵母,如“北 [pai]”、“麦 [mai]”、“得’[tai]”、“特 [tai]”、“遮 [tsai]”、 ”“策 [tsai]” 、“社 [sai]”、 “惹[zai]”; 古人声字调值舒展,归入阴平,去声为低升调12,不及其他四川话方言点升得高,部分古去声字今读阳平或阳平、去声自由变读。有一些特殊的词汇语法现象: 人称代词复数在原词后加[m] (由 “们” 韵母脱落而成) 表示,即 “我们”说 [ ], “你们”说 [ ], “他们”说 [tam];“谁”说 “哪改* [na kai ] ”,“什么” 说 “啥个儿[sa ]”, “这个”、 “那个”说 “这改*[ kai]”、“那改*[na kai]”,“这么”、“那么” 表方式说“众*起 [ ]”、 “浪*起 [ ] ”, 表程度说“众* [ ]”、 “浪* [ ]”, “这会儿”、 “那会儿”说 “这下子 [ ]”、 “那下子 [na xana x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