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地区诸堰
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巴山之间,为汉江上游狭长盆地,河流众多,有利于灌溉事业。著名水利工程有山河堰,又名萧何堰,在汉中西北褒城镇。相传为西汉萧何所建,引褒河水灌田。南宋时,吴玠、吴璘曾相继主持修治。在褒城(今汉中)附近还有数堰,与山河堰组成一个灌溉系统,其中较著名的有铁桩堰、柳边堰。在湑水流域的灌溉工程有高堰、杨填堰、五门堰。高堰在湑水出山口的上游五里许,以块石堆积而成,长百余米,在湑水西岸山角处凿石为渠,可灌城固县农田1800余亩。杨填堰在城固县东北15里,洋县西50里,与周围几个堰可灌洋县农田5000余顷。五门堰在高堰与杨填堰之间,创建于西汉,经元代整修,可灌田四、五万亩。在濂水流域有马湖堰、流珠堰、鹿头堰、龙谭堰。 在𣺼水流域有𣺼滨堰、土门堰、斜堰。清嘉庆七年(1802年)在冷水上修建的班公堰,灌田近万亩。在汉中还有王道池、顺池、月池、草池四大名塘,相传为汉代创建,历代均有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