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殷其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①殷:雷声。②阳:指山的南面。③何斯违斯:为何此时离开这里。④或:有。遑:闲暇。⑤振振:忠厚。⑥侧:指山的北面。⑦息:休息。⑧下:指山足。⑨处:安居。
 【鉴赏】这是夫妻临别难舍之诗。
 此诗选景典型,情景交融,语意恳切,感人至深。
 全诗三章,皆用赋体。每章首二句描写丈夫外出时的自然环境。天不作美,就在丈夫正要外出之时,突然天空炸响了阵阵轰隆隆的雷声。这雷声由远而近,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丈夫在此时外出,岂不让妻子揪心! 每章三四句点明丈夫此时外出之因。严粲《诗缉》说:“言殷然之雷声,在彼南山之南。何为此时违去此所乎?盖因公家之事,而不敢遑暇。”原来丈夫在风雨欲来之时离家外出,是因为公务在身,不敢偷闲。每章五六句写妻子的心愿。妻子深知丈夫为人忠厚,办事认真,只盼丈夫快点办完公事,早日回来。“归哉归哉”一句正表达了妻子盼丈夫早归的急切心情和美好心愿。
 《诗序》说:“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此说是非参半。说妻子怜悯丈夫远行勤劳,这符合诗意;但说妻子对丈夫“劝以义”,这显然是一种附会。吴闿生《诗义会通》说:“诗意但怀人之作。”闻一多《风诗类抄》说:“妇人寡居,闻雷惊怖,望其夫速归。”这种说法不算大误,只是对“何斯违斯”一句未作深究。此句意谓“为何此时离开这里”,这表明丈夫此时并非在外,因而“怀人”“寡居”云云不甚确切。

古代民歌《殷其雷》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这是一首妻子思念远行在外服役的丈夫,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诗。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采用重章复叠的形式反复抒发妻子思念丈夫之情,在感情的发展上有所加深。
 首章意思是说:雷声隆隆,在南山之南滚动。你为何离家到远方?不敢偷暇整天忙。忠诚老实的丈夫啊,快回家吧快回家!
 三章皆以 “殷其雷”起兴,好像人们目睹一位山村女子,她耳听着远远传来的隆隆雷声,眼望着乌云密布的阴雨天气,遂勾起了思念远征丈夫的心绪。其垂头丧气,长吁短叹,时而徘徊庭院,时而倚门远望,期盼丈夫归来的激动心情,可以想见。继而展示她的心理活动: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你为什么离家去远方?似乎有点明知而故问。妻子肯定知道丈夫为什么而远行造成夫妻离散,然而这一故问,颇能引起人们深思。是征役?是徭役?不管属于哪种情况,终归是被迫之举,决非自愿行为。这就加深了对无止境的征调诉诸了怨恨之情,也加深了思念之情。而“莫敢或遑”之语,既说明丈夫被征调远离家乡之后,整日奔波的艰辛,从而对丈夫深表关怀和同情;同时也表明由于丈夫忙迫无暇,连个写信的工夫也没有,两地远隔,音信断绝,丈夫的生死存亡,难以预料,怎能不使她牵肠挂肚,浸沉在幽怨和深思之中呢!继而又赞美丈夫之德,忠诚老实的丈夫啊,还是早点回来吧,早点回来吧!相思之情达到极致,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回味无穷的余地。妻子对丈夫思念得越深沉、越焦灼、越急切,她心目中丈夫的形象也就越高大、越可爱,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再者,每章首句以隆隆雷声制造震耳欲聋、暗无天日的阴暗惨淡气氛,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妻子忧心忡忡地相思之情。可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不仅如此,随着妻子相思感情的逐步升级,写震震雷声,先是“在南山之阳”,继而“在南山之侧”,最后“在南山之下”,雷声由远及近,由小而大,这就越来越使她烦躁无着,越来越使她幽思不已了。诗人如此来写,看来是经过精心构思,其艺术效果显而易见。

诗词《殷其雷》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①殷:雷声。其:语助词。阳:山的南面。②斯此。上“斯”字指时间,下“斯”字指地方。违:离去。或:有。遑:闲暇。
 ③振振:忠诚老实的样子。君子:指丈夫。④处(chu础):居住。
 
 【译文】 轰隆隆的雷声,震响在南山南面。怎么在这个时候离开家,忙得不敢有片刻闲暇?夫君真是个忠诚老实的大好人,你还是快些回来吧,回来吧! 轰隆的雷声,震响在南山旁边。怎么在这个时候离开家,忙得不敢有片刻休息时间?夫君真是个忠诚老实的大好人,你还是快些回来吧,回来吧! 轰隆隆的雷声,震响在南山之下。怎么在这个时候离开家,忙得不敢稍微在家呆一下?夫君真是个忠诚老实的大好人,你还是快些回来吧,回来吧!
 
 【集评】 清·方玉润:“呼朋引类,相率来归。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诗经原始》卷二)
 清·顾镇:“诗人闻雷起兴,‘阳’而‘侧’,‘侧’而‘下’,雷愈近,君子愈远。”(《虞东学诗》卷一)
 【总案】 雷声隆隆,使孤居在家的女子顿生惶怖之感,不由得更加怀念她那在外服役的丈夫,于是唱出了这支歌。歌中有埋怨:你怎么偏在这个时候离开家,为公家的事情忙成那个样?有渴盼:你还是快些回来吧,回来吧!女子对丈夫的一片执著的爱心,溢于言表,而丈夫忠谨老实、不敢懈怠公事的个性,也跃然纸上。反映了所谓的公事给普通家庭所带来的不幸,和由此激发出来的人们的不满情绪。

《诗经》之《殷其雷》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殷其雷

 〔原文〕
 殷其雷,(韩殷作䨨。)
 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
 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
 归哉归哉!
 (雷、阳、遑,阳部。子、哉,之部。)
 殷其雷,
 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
 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
 归哉归哉!
 (侧、息、子、哉,之部)
 殷其雷,
 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
 莫或遑处?(韩遑作皇。)
 振振君子,
 归哉归哉!
 (下、处,鱼部。)
 〔译文〕
 隆隆雷声响,在那南山南。为何夫君刚来又离去,老是在外奔波没闲暇。诚实忠厚的夫君啊,趁早归来回家吧!
 隆隆雷声响,在那南山旁。为何夫君刚来又离去,老是在外奔波不休息。诚实忠厚的夫君啊,早早归来回家吧!
 隆隆雷声响,在那南山下。为何夫君刚来又离去,老是在外奔波不停息。诚实忠厚的夫君啊,快快归来回家吧!
 〔评介〕
 《殷其雷》是妇人怀念征夫之作。《诗序》说:“殷其雷,劝以义也。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悯其勤劳,劝以义也。”宋朱熹《诗集传》因之,而更为之说:“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上述众说,今人多不从。
 一般认为这篇《殷其雷》是东周楚地的民歌。当时周朝社会各诸侯国互相征伐,老百姓遭受战争、徭役之苦,这首诗就是反映这种现实的,诗中描写由于丈夫终年在外服役,家人不得团聚,这种离别之苦,相思之痛,使女主人公唱出这首怨歌。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两个特点: 1. 比兴手法。本诗一开头,就以雷声喻车声,隐喻女子切盼服役丈夫乘车而归之情。由于思夫之深,念夫之切,在心神恍惚之际,听到雷声,便疑为车声,疑为她丈夫乘车就要归来。接着文笔又一转,写她只闻车声响,不见夫君归,其渴望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胡承珙云:“细绎经文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曰:“一章呼朋引类,相率来归。如闻其声,如见其人。”2.细腻而微妙的内心世界刻画。《殷其雷》是以诗中主人公的心理独白来表现她的一片深情的。她在诗中三呼“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希望远行从役的丈夫早早归来,早早回家!望眼欲穿的思念之情,焦急等待的切盼之意,跃然纸上,读之令人产生心灵的震颤。

《殷其雷》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殷其雷》

 殷其雷,隆隆雷声震天响,


在南山之阳。就在南边山之阳。


何斯违斯? 为何此时离家走?


莫敢或遑。不敢稍闲办事忙。


振振君子,忠实厚道的君子呀,


归哉归哉! 回来吧,回来吧!



殷其雷,隆隆雷声传四方,


在南山之侧。就在南边大山旁。


何斯违斯? 为何此时离家走?


莫敢或息。不敢稍息办事忙。


振振君子,忠实厚道的君子呀,


归哉归哉! 回来吧,回来吧!



殷其雷,隆隆雷声响梆梆,


在南山之下。就在南边山下方。


何斯违斯? 为何此时离家走?


莫敢遑处。不敢稍歇办事忙。


振振君子,忠实厚道的君子呀,


归哉归哉! 回来吧,回来吧!



[注释] ①殷其雷:响起轰隆隆的雷声。殷,通“隐”,雷声。其,语助词。②阳:山的南面称阳,即山南,北面称阴,即山北。③何斯违斯:为何在此时离开家中呢? 斯,此,这。前一斯字指此时;后一斯指此地。违,去,离开。④莫敢或遑:不敢稍有片刻休息。遑,闲暇。⑤振振:勤奋、信厚。一说盛多、振起。⑥处:止,即休息的意思。居处,是其引申义。



[赏析] 《殷其雷》,是《召南》十四篇中的第八篇。对此诗的本义,历来学者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一为“劝义”说。《诗序》以为,“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二为“归周”说。子贡《诗传》云:“召公宣布文王之命,诸侯归焉。”申培《诗说》云:“武王克商,诸侯受命于周庙。”清人方玉润承袭伪说而发挥之曰:“讽众士以归周也。”(《诗经原始》)三为“存疑”说。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云:“此诗之义当阙疑。”《诗传》、《诗说》乃伪书,其“归周”说证据不足,只是妄加附会、标新立异而已。姑可置之不论。“劝义”说,历代经师附议较多,郑玄《笺》,孔颖达《疏》皆因袭之。然不同此说者大有人在。宋朱熹率先发难。他在《诗序辨说序》中说:“案:此诗无‘劝以义’意。”清代学者多奉朱说。吴闿生《诗义会通》云:“诗意但怀人之作,未见‘劝以义’之意。”姚际恒说:“《小序》谓‘劝以义’,难解。”又说:“按诗‘归哉归哉’,是望其归之辞,绝不见有‘劝以义’之意。”《诗序》探索此诗作意,固然是穿凿臆测之辞,但其阐述“远行从役,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这 一情节看,仍有其合理成分。故朱熹弃其妄说,取其雅意,提出了为思妇所作之说:“妇人以其君子从役在外而思念之,故作此诗。”(《诗集传》)为后世学者认可。清人戴震谓此诗乃妇人“感念君子行役而作”。姚际恒亦谓此诗“似妇人思夫之辞”。此见当合乎诗的实际。


由于男子为国服役(徭役、兵役),夫妻长期分居,不得团聚,这就自然地引发思妇、征夫两地怀念之情和相思之苦。表达这类主题思想的作品在《诗经》里可谓比比皆是。如《陟岵》、《鸨羽》、《采薇》、《祈父》、《渐渐之石》、《何草不黄》等,皆反映男子行役的;《卷耳》、《伯兮》、《君子于役》、《葛生》、《小戎》、《采绿》等,均是写思妇怀念征夫的。《殷其雷》就是抒写丈夫从役离家、妻子盼其归来的急切情思的。诗共三章,章六句。每章首二句皆以雷声起兴。所谓“兴”,依朱熹的说法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章一二句写隆隆雷声响彻南山之阳,致使妻子因闻雷声而对出门服役的丈夫关切之情。旧儒谓“殷雷”乃“宣明君子之号令”,或喻“其国之声威”、“君政之严急”,当然是附会曲说之论,不可置信。“南山之阳”与二、三章“之侧”、“之下”,虽更换一字,然其词义相同,用意相似。正是以“殷雷”屡易位置,游移不定,喻君子离家出门,天南地北,四处奔波,不遑宁居。胡承珙《毛诗后笺》云:“细绎经文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诗的三四句接写“何斯违斯?莫敢或遑”,申述之所以此时此际离家外出的缘由。在 那急雷骤雨之中,君子为何远离家门? “莫敢或遑”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从“莫敢”二字,透露出君子当受外力所逼,身不由己,不得不如此耳。“莫敢或遑”与二三章“莫敢或息”、“莫敢或处”,词义相同,都是不敢片刻休息、逗留之意。五六句既赞誉夫君忠实厚道的美德,更期望办完公事速速归来团聚的愿望。


《殷其雷》是我国早期的“闺怨”诗 。三章文字,旨趣大体相同,思妇盼归,情急心切,毫不掩饰,一吐为快,表现了劳动妇女大胆、真诚、直率的性格特征。从句式看,以四言为主,间以三言和五言。因内容需要而变换。从押韵看,首章“阳”“遑”相押,归阳部;二章“侧”“息”相押,归之部;三章“下”“处”协韵,归鱼部。除了上述押韵的韵脚外,此诗还有 一个特殊之处,即每章首句、三句、尾句亦协韵(“支”“脂”通韵),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节美

《诗经》-《殷其雷》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这是一首闺中妇人思念远出行役的丈夫的诗作,它反映了诸侯间互相攻伐。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
 一般认为《周南》、《召南》中大部分诗篇是继十三国风而更晚起的东周楚地的民间土风。自平王东迁以后,周王朝国力日衰,其宗主地位日益下降,各诸侯国互相征伐,于是兵连祸结,社会动荡不安。一般老百姓“三十受兵,六十还兵”(《诗经·击鼓》疏引《韩诗》说),“若征伐,六十乃免”(《礼记·祭义》),虽然当时有“凡起徒役,家毋过一人”(《周礼·小司徒》),“国中贵者、贤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免”(《周礼·乡师》) 之类的规定,但奴隶主贵族滥用权力,兵役、力役岂有限制?于是一般老百姓饱尝赋税、徭役和离乱之苦,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男子离乡背井,多少女子空守闺房。这就是《殷其雷》、《卷耳》、《伯兮》这类闺中思远诗所由产生的现实基础。
 《殷其雷》三章,每章六句。
 诗以隐隐然的雷声起兴。雷声是楚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常有的自然现象。所谓起兴,是一种形象思维,诗人选取最初触动他心灵,也蕴含着他情感的事物开头,这是诗人展开联想的起点。“兴者,但借物以兴起,不必与正意相关也” (姚际恒《诗经通论》)“不必”,不一定,就是说借以起兴的自然景物或社会生活现象与诗的正意,有相关的,也有不相关的。《殷其雷》中的这位妇人听见了“南山之阳”的隐隐然的雷声而动其思念之情。由于思念丈夫心切,恍惚中,听到雷声,便疑为她丈夫乘坐的车声。她想,为什么但闻“车”声响,不见夫君归呢?此时,这位妇人倚门而立,其盼望夫君的急切心情,读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南山这阳”,“南山之侧”,“南山之下”,隔段反复,每句只换一字,它们意思相近,只起了定韵的作用。
 接着,诗人以洗炼的语言揭示这位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何斯违斯,莫敢或遑?”这二个“斯”都是代词,前“斯”指人,后“斯”指地方;“遑”,闲暇。夫君为什么匆匆离开这里,终日在外奔波劳碌,不敢有片刻的闲暇,短暂的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这里的“振振”,《毛传》训“信厚”,忠诚厚道,清人王先谦训“振奋有为”(《诗三家义集疏》)。后者的解释似乎更切合诗意,因为妻子思念丈夫,其思念越焦灼,在她心目中浮现的丈夫的形象也就越有光采,她也越是为丈夫而感到自豪,也就越是急切地盼望丈夫平安归来。试看这位妇人的心情: 振奋有为的夫君啊,希望你在外能奋然自立,勇于从役,完成了公事早点回来。回来吧,我天天在家盼着你! 诗人用连续叠句表达了女主人公焦灼的思念之情。
 同为闺中思远的诗作,《伯兮》中以“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之类的外貌描写来表现妻子思念之苦; 以丈夫形象之伟岸、勇武(“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来显示妻子思念之深; 《卷耳》以设想远行在外的丈夫如何思念妻子来显示妻子想丈夫的心切,不写妻子思念之苦而愈见其苦,不写妻子思夫之深而愈见其深。《殷其雷》则是以妻子的心理独白来表现她的一片深情的。诗人以朴素的语言真实地刻画了她细腻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山那边雷声隐隐,该不是丈夫坐车归来了吧,但环顾四周,仍是寂寞的空闺; 我日夜孤守空闺,夫君却在远方颠沛劳碌,艰辛备尝,不敢有片刻安息。她希望丈无早日归来,却又希望他在外振奋有为,不要空手归来,思念中又寄以厚望。这也许正是这位寻常妇人的不寻常处。
 与《伯兮》、《卷耳》诸篇的又一不同处是,《伯兮》中所思之夫是个有一定地位的“武官”,他“为王前驱”,其妻平时也有“膏沐”的条件,也有“北堂 (背)”可居; 《卷耳》中所思之征夫,上山有马,随行有仆,饮酒有“金罍”和“兕觥”: 这两篇中的思妇当是贵妇无疑。而《殷其雷》中的思妇则象是一位寻常妇人。《诗序》以为:“《殷其雷》,劝以义也。召南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但这是序诗者的推测。不一定就是诗的原意。我们只能以诗作的语言为根据,就诗解诗。从诗作的字里行间,我们找不到远行者为“召南大夫”的证据,而从“莫敢或遑”、“莫敢遑息”的“敢”字上,我们倒可以得到这位远行者地位低下、仰人鼻息、终日惴惴然受人驱使的信息。
殷其雷

殷其雷

〔原文〕
殷其雷,(韩殷作䨨。)
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
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
归哉归哉!
(雷、阳、遑,阳部。子、哉,之部。)
殷其雷,
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
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
归哉归哉!
(侧、息、子、哉,之部)
殷其雷,
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
莫或遑处?(韩遑作皇。)
振振君子,
归哉归哉!
(下、处,鱼部。)
〔译文〕
隆隆雷声响,在那南山南。为何夫君刚来又离去,老是在外奔波没闲暇。诚实忠厚的夫君啊,趁早归来回家吧!
隆隆雷声响,在那南山旁。为何夫君刚来又离去,老是在外奔波不休息。诚实忠厚的夫君啊,早早归来回家吧!
隆隆雷声响,在那南山下。为何夫君刚来又离去,老是在外奔波不停息。诚实忠厚的夫君啊,快快归来回家吧!
〔评介〕
《殷其雷》是妇人怀念征夫之作。《诗序》说:“殷其雷,劝以义也。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悯其勤劳,劝以义也。”宋朱熹《诗集传》因之,而更为之说:“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上述众说,今人多不从。
一般认为这篇《殷其雷》是东周楚地的民歌。当时周朝社会各诸侯国互相征伐,老百姓遭受战争、徭役之苦,这首诗就是反映这种现实的,诗中描写由于丈夫终年在外服役,家人不得团聚,这种离别之苦,相思之痛,使女主人公唱出这首怨歌。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两个特点: 1. 比兴手法。本诗一开头,就以雷声喻车声,隐喻女子切盼服役丈夫乘车而归之情。由于思夫之深,念夫之切,在心神恍惚之际,听到雷声,便疑为车声,疑为她丈夫乘车就要归来。接着文笔又一转,写她只闻车声响,不见夫君归,其渴望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胡承珙云:“细绎经文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曰:“一章呼朋引类,相率来归。如闻其声,如见其人。”2.细腻而微妙的内心世界刻画。《殷其雷》是以诗中主人公的心理独白来表现她的一片深情的。她在诗中三呼“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希望远行从役的丈夫早早归来,早早回家!望眼欲穿的思念之情,焦急等待的切盼之意,跃然纸上,读之令人产生心灵的震颤。

☚ 羔羊   摽有梅 ☛
000000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