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西学学堂亦称天津中西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型大学,今日天津大学的最早前身。初创时校址在大营门外的梁家园(今解放南路海河中学及毗连的解放南园)。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呈请北洋大臣王文韶转奏清廷,建立北洋西学学堂。此奏获准,于同年10月2日(农历八月十四日)开学。盛宣怀首任督办,聘请美国人丁家立为总教习。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及二等学堂,学制均为4年。头等学堂分为法律、采矿冶金、土木工程、机械4科;二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预科,设英文、数学、各国史鉴等课程。1898年增设铁路班。至1900年,毕业学生共200余人,知名的有王宠惠、王宠佑、王正廷、金邦平、温宗禹等人。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后,教学中断。1902年迁至西沽武库复校。1903年改名为北洋大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