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津城遗址
西汉古城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三汊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依谷山,东临湘江,以水为防。城址西北和西南有一道土筑城墙,长约100米。整个城呈三角形,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夯土城墙南高北低,断面呈梯形。南段城墙底宽约14米,上宽约7~8米,高约10米。北段城墙底宽约8米,上宽约4米,高约5~6米。城墙南北两方各有一自然缺口,俗称“南门口”、“北门口”。城墙外环绕一串水塘,为原护城河残迹。城内地势起伏不平,有一长片稻田自 “北门口” 到城南东折濒江,为原城中水道遗痕。清嘉庆《长沙县志》载: “有土城在长沙西北三汊矶上,周八、九里,高或五六丈,或三四丈,壁立如城,疑即古北津城。” 北津城之名最早见于《水经注·湘水》。1981年以来,考古学者在城垣夯土及城垣内侧发掘出一批战国至西汉初年的遗物,包括战国铜釿、西汉筒瓦、板瓦、瓦当等。并于城外发现一批西汉墓葬。其资料证明该地是一处西汉时期的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