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三绝碑
长沙岳麓山半腰有麓山寺,始建于晋武帝泰始四年(268),是长沙最早的一座佛寺。明神宗时更名万寿寺,民国初年改名 “古麓山寺”。山门对联为 “汉魏最初名胜,湖南第一道场”。寺中有一块唐代大书法家李邕于开元十八年 (730) 所撰写的 《麓山寺碑》。碑高2.72米,宽1.33米,28行,每行56字,全文共1413字,叙述了麓山寺自晋建寺至唐开元立碑时的兴废经过,以及历代禅师传法的情况,并描写了岳麓风光,额题“麓山寺碑” 四字。碑阴有宋、元人题名若干处,最著名的有北宋书画家米芾在元丰三年 (1018) 所刻题名。因其文章、书法、刻工都极美,堪称 “三绝”。又李邕曾为北海太守,别号“李北海”,故此碑被誉为 “北海三绝碑”,是我国著名的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