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昌 武昌地名。三国吴孙权改鄂县置武昌县,迁都于此,后还都建业。孙皓又曾都此。先后为武昌郡及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鄂城县。 ☚ 东关 夹石 ☛ 武昌wǔ chāng〖名词〗 武昌 武昌古时名城。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置江夏郡,以夏水入江而得名,兴平二年(195年)分江夏东境等县置武昌,晋复为江夏郡。隋废郡置鄂州,唐初改为郢州,乾元初复为鄂州。元至元中置鄂州路,大德中改为武昌路,明初改为武昌府,清因之。原筑有城。设城门九座,南四门,分别为文昌门、望山门、归安门、中和门;东二门,分别为宾阳门、忠孝门;北曰武胜门;西二门,分别为汉阳门、日平湖门。府治位于城之西北,有江夏县附郭。有黄鹤楼、东湖、宁湖、青山、梁子山、黄鹄山、凤凰山、珞珈山、南湖、鹦鹉洲、铁佛寺、观音阁、梅花矶、仁石矶等名胜古迹。 ☚ 太平 黄州 ☛ 武昌 武昌今湖北鄂城。古称鄂,初为荆州辖地,属楚。公元前9世纪楚熊渠封子为鄂王。秦灭楚后,鄂归南郡。汉,鄂归江夏郡,治所鄂城。220年,孙权为与刘备争夺荆州,都鄂城,改鄂为武昌郡,武昌之名始于此。孙权定都武昌后,修夏口城,又称江夏古城,城廓约3里,土石结构,是为武昌最早的古城。元代以后逐渐堙没。孙权除修江夏古城外,还筑有沙羡城; 梁武帝时造曹公城,唐筑鄂州城,明修武昌城,经千百年数番兴废,这些古城均不复存在。吴大帝黄龙元年 (229),孙权因江东贵族反对,不得不迁都建业 (今南京),吴末帝孙皓于265年再一次迁都武昌,又遭反对,仅一年复还都建业,“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粮;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的民谣,反映了江东贵族依恋江东的一种心态。 ☚ 成都 京口 ☛ 武昌wǔ chāng《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赤铜(1)。地名。武昌郡,今湖北鄂州市。 武昌❶县名。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时孙权改鄂县置,治所在今湖北鄂州市。1913年更名寿昌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