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正电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正电荷 正电荷zheng dianhe指与丝绢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亦称“阳电荷”。原子核、质子、正电子等所带的电荷均为正电荷。如果把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使橡胶棒与两木髓球带电。则两木髓球相互排斥。如把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使玻璃棒与另两木髓球带电,二木髓球也相互排斥。但若把前后两种木髓球靠近,则他们互相吸引。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一种为“正电荷”,如上定义,另一种为“负电荷”,指与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又称“阴电荷”,如电子电荷为负电荷。同类电荷相排斥,异类电荷相吸引。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术语是美国物理学家B·富兰克林于18世纪后期首先提出来的。富兰克林在电的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1747年他根据实验提出在正常条件下,电是以一定的量存在于所有物质中的一种元素,电跟流体一样,摩擦的作用可以使它从一种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但不能创造,任何孤立物体的电总量是不变的。这种关于电的一元流体理论并不正确,但他所使用的正电和负电的术语至今仍被采用,电荷守恒为所有的实验直接和间接的事实所证明,并成为电磁学的一条基本定律,但其概念和观点变得更为正确和完善。富兰克林最著名的实验是风筝实验,1749年他注意到雷闪与放电有许多相同之处。1752年他在雷雨天将风筝放入云层,在连接风筝的绳上系一钥匙,手放近钥匙,接受到强烈的电击,从而证明了雷闪就是放电现象。这是一个危险的实验,后来有人重复同类实验时遭电击死亡。他还建议用避雷针来防护建筑物免遭雷击。 ☚ 摩擦起电 负电荷 ☛ 正电荷又称“阳电荷”。如质子所带的电。中性物体失去若干电子后即带正电荷。 正电荷positive charg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