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Zhǐ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 王符 《潜夫论·志氏姓》 亦载:宋孔氏、祝氏、止氏、朝氏、教氏、右归氏、王夫氏、宜氏、黑氏、沙氏。《姓氏考略》 亦称: “宋子姓有止氏。” ❷或系出姜姓。《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云: “太岳……后并有止氏。” ❸其又注: “皋陶……后并有止氏。”此则系出偃姓。 ❹或以地为氏。《姓氏考略》注称: “古止国在首阳北,故曰止阳。以地为氏。”首阳故城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 止zhǐ仅,只。商则《嘲廪丘令丞》:令丞俱动手,县尉止回身。皇甫冉《闲居作》: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 止zhǐ❶至,臨。賈誼《早雲賦》:“遙望白雲之蓬勃兮,滃澹澹而妄止。”《後漢書》張衡《思玄賦》:“執雕虎而試象兮,阽焦原而跟止。”《文選》作“趾”。 ❷停止。《文選》賈誼《鵩鳥賦》:“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班彪《北征賦》:“行止屈申,與時息兮。” ❸居住。《文選》張衡《東京賦》:“曰止曰時,昭明有融。”薛綜注:“言當止居是洛邑,必有昭明之德,長久之道也。” ❹棲息。《文選》賈誼《鵩鳥賦》:“止于坐隅兮,貌甚閑暇。”張衡《西京賦》:“植物斯生,動物斯止。” ❺禁止,制止。枚乘《七發》:“此兩人者,馬佚能止之。”揚雄《長楊賦》:“抑止絲竹晏衍之樂,憎聞鄭衛幼眇之聲。 ❻容貌,舉止。禰衡《鸚鵡賦》:“且其容止閑暇,守植安停。” ❼禮。《漢書》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虖三止。”《文選》作“趾”。注云:“趾,禮也。”張衡《思玄賦》:“竦余身而順止兮,遵繩墨而不跌。” 止 止zhǐ❶居住,栖息。《尔雅·释诂》:“止,待也。”“定,止也。”郝懿行《义疏》:“止者,息之待也。止训至也,居也,处也,留也,皆休息之义。”《小雅·正月》三章: “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毛《传》: “富人之屋,乌所集也。”郑《笺》:“视乌集于富人之室,以言今民亦当求明君而归之。”《大雅·卷阿》七章: “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毛《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翙翙,众多也。”郑《笺》: “翙翙,羽声也。亦,亦众鸟也。爰,于也。凤皇往飞翙翙然,亦与众鸟集于所止。”《商颂·玄鸟》一章:“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毛《传》:“畿,疆也。”郑《笺》:“止,犹居也。王畿千里之内,其民居安。” ❷停止,止住。《小雅·四牡》四章:“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朱熹《集传》:“翩翩,飞貌。”鵻,zhuī,一种短尾鸟,又名浮鸠,俗称鹁鸪。毛《传》: “鵻, 夫不也。”陆玑《草木疏》:“夫不,一名浮鸠。”集,栖落。《说文》: “群鸟在木上也。”段玉裁注: “引申为凡聚之称。”苞杞,丛生的枸杞。朱熹《集传》: “苞,丛生也。”《小雅·沔水》一章:“彼飞隼,载飞载止。”郑《笺》:“载之言则也,言隼欲飞则飞,欲止则止。”《大雅·云汉》七章:“靡人不周,无不能止。”毛《传》:“周,救也。”郑《笺》:“周,当作 ‘赒’,王以诸臣困于食,人人赒给之,权救其急,后日乏无不能豫止。”王先谦《集疏》:“春秋时列国有灾,卿大夫尚有能出所蓄以赈穷民者,如楚子文、宋公子鲍之类。则宣王之时,群臣以禄食之馀,赒给百姓,固其宜矣。若谓臣困于食而王给之,则是给其禄饩,不当言周。” ❸容止,仪容举止。《鄘风·相鼠》二章: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毛《传》:“相,视也。” 鼠,老鼠。郑《笺》: “止,容止也。”陈奂《传疏》:“止,威仪容止也。”《大雅·抑》八章:“淑慎尔止,不愆于仪。”郑《笺》: “止,容止也。当审法度,女之施德使之为民臣所善所美,又当善慎女之容止,不可过差于威仪。” ❹语气词,用于句尾,表停顿。《召南·草虫》一章: “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毛《传》:“止,辞也。觏,遇; 降,下也。”《齐风·敝笱》一章:“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毛《传》: “如云,言盛也。”《小雅·祈父》二章:“胡转予于恤, 靡所厎止。”毛 《传》:“恤, 忧也。 厎, 至也。”郑《笺》:“予,我。转,移也。此勇力之士责司马之词也。我乃王之爪牙,爪牙之士,当为王闲守之卫,女何移我于忧,使我无所止居乎?”《周颂·敬之》一章: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郑《笺》:“群臣戒成王以敬之,敬之故承之谦云: 我小子耳,不聪达于敬之之意。” ❺通“职”,职位、职守。《小雅·巧言》三章: “匪其止共,维王之邛。”郑《笺》: “邛,病也。小人好为谗佞,既不共其职事,又为王作病。” ☚ 匹 止戾 ☛ 止读音zh·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诸市切,上,止韵。 ❶停止。 ❷拦阻。 ❸仅;只。如:不止如此。 ❹为“趾”的本字。脚;脚指。 ❺居住;栖息。 上一条: 指 下一条: 阯 止〔zhi〕 dous: ~血。dousnqind. 止境 〔zhi jing〕 gous dex:学无~。chud ghob ras jex mexgousdexnangd. 止zǐ <绥德>办婚丧大事时,对一般亲朋不请,送礼也不收: 这次办事,一切从简,一般亲朋都~了。 止ㄓˇzhǐ一0688见「止了」、「止久」、「止田」、「止饥」、「止灯」、「止枵」、「止望」、「止靠」、「止瘾」、「止止𤵥」、「止般久」、「止喙凋」、「止见办事」、「止顾羊卵子弗顾羊性命」   止zhǐ❶停住;使停住 △ 终~|~血。 ❷仅仅;只 △ 不~一遍。 ❸截止 △ 报名时间自即日起至下个月底~。 ❹姓。 【注意】“止”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画横改写成提(㇀),如“此、歧”等。 止zhǐ
止❶停止:~步︱~息︱~境︱栖(qi)~︱休~︱静~︱底~︱不~︱废~︱为~︱中~︱截~︱终~︱适可而~︱令行禁~︱浅尝辄(zhe)~︱叹为观~︱树欲静而风不~。 ❷阻止:~血︱~痛︱劝~︱阻~︱禁~︱制~︱限~︱抑~︱遏(e)~︱防~︱扬汤~沸︱望梅~渴︱饮鸩(zhen)~渴。 ❸截止:从二月一日起至三月五日~。 ❹只;仅:~此而已。 ○举~(指姿态和风度)︱行(xing)~((一)行踪。(二)品行)︱容~(仪容举止)。 止zhǐ❶ 停止:止步│浅尝辄止│适可而止。 ❷ 使停止,阻止:禁止│止痛│止不住│望梅止渴。 ❸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画展从今天起到12月25日止。 ❹ 副词,仅仅,只:不止。 止(12次) ❶止息;居留。欲远集而无所~兮《离》 而馆同爰~ 南岳是~《天》 南方不可以~些 北方不可以~些《魂》 ~于坐隅《服》 ❷停止。寿何所~《天》气於邑而不可~ 驰委移之焉~《章·悲》 爢散而不可~些《魂》 俗流从而不~兮《惜》 得坎则~《服》 止zhǐ❶止息。引申为居住。《天问》:“而馆同爰止。” ❷终止,停止。《天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❸停留,久留。《招魂》:“魂兮归来! 南方不可以止些。”王逸注:“言南方之俗,其人甚无信,不可久留也。” ❹ 制止。《九叹·离世》:“断镳衔以驰骛兮,暮去次而敢止。”王逸注:“止,制也。言车败马奔,镳衔断绝,犹自驰骛,至于暮夜乃舍,无有制止之者也。” 止zhi止步 止境 止痛 止息 不止 底止1 遏止 防止 废止观止2 截止 禁止 静止 举止 栖止3 劝止 容止4 停止 为止限止 行止 休止 抑止 制止 终止 阻止 止戈为武 止渴饮鸩望梅止渴 扬汤止沸 令行禁止 浅尝辄止 适可而止 树欲静风不止 止zhi❶停止;使停止:观众~步|血流出来了,快~住|这药~不了痒|这药~痛效果好。 ❷(到…)截止:报名时间从九月一日起至九月五日~|截至五月底~,已提前完成半年的生产计划。 ❸仅;只:我不~一次提醒你|经营这种商品的何~一家两家|我找他哪里才~三次。 止zhǐ❶停止:谁知夜里又连起来几次,下面淋血不~。(七四·1825)莲步乍移兮,待~而欲行。(五·102) ❷拦阻;使停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他。(六·146) ❸截止:(贾政)便早同贾赦及贾珍、贾琏等商议,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荣宁两处齐开筵宴。(七一·1721) ❹仅;只:不意偏又有几个滑贼看出形景来,都背后挤眉弄眼,或咳嗽扬声,这也非~一日。(九·203)所愿去者,~四五人。王夫人听了,只得留下。(五八·1369) ❺住: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 (五·97) 止❶容止也。《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齒,人而無止。” 鄭玄箋: “止,容止也。” ❷礼。《詩經·小雅·小旻》:“國雖靡止,或聖或否。” 鄭玄箋: “止,礼。” ❸辭也。《詩經·大雅·抑》: “於呼小子,告爾舊止。” 鄭玄箋: “止,辭也。” ❷猶“居” 也。《詩經·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 鄭玄箋: “止,猶居也。” ❺猶“殺” 也。《周禮·地官·倉人》: “辨九穀之物以待邦用,若穀不足,則止餘法用,有餘則藏之,以待凶而頒之。” 鄭玄注: “止,猶殺也。” ❻足也,古文作趾。《儀禮·士昏禮》: “御衽於奥,媵衽良席在東,皆有枕北止。” 鄭玄注:“止,足也,古文止作趾。” ❼立俟事時也。《禮記·檀弓上》: “故喪事雖遽不陵節,吉事雖止不怠。” 鄭玄注: “止,立俟事時也。” ❽猶“自處” 也。《禮記·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鄭玄注: “止,猶自處也。”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板鐸鐃缶 > 止 止 zhǐ 亦稱“止戞”。擊柷用的木椎。《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郭璞注:“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挏之,令左右擊。止者,其椎名。”漢·叔孫通《漢禮器制度》:“擊柷之椎,名爲止戞。” 
止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下肢 > 止 止 zhǐ 亦作“趾”。亦稱“踦”。即足。其稱始見於殷商甲骨文。《詩·豳風·七月》:“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儀禮·士昏禮》:“御衽於奥,媵衽良席在東,皆有枕,北止。”鄭玄注:“止,足也。”《淮南子·齊俗訓》:“男女切踦。”高誘注:“踦,足也。”《漢書·刑法志》:“當斬左止者笞五百。”顔師古注:“止,足也。”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涯渚 > 沚 > 止 止 zhǐ 起;息、止○起qǐ(动)发生;发动;开始:~兵|~事|~义|~衅|~哄|~风了 |~疑心|~作用|风乍~|发~|兴~|掀~|引~|祸~萧墙|异军突~|群~而攻之|风~潮涌|~止|~讫| 由这儿~只有一条小路了|~承转合|~初|~点|~首|~头|~源|从那时~|从现在~。 ●息xī(动)停止:~兵|~怒|~讼|止~|停~| 自强不~|偃旗~鼓|偃兵~甲|生命不~,战斗不止|永不停~|经久不~|~交绝游|~事宁人。 ●止zhǐ(动)停止:~戈散马|心如~水|叹为观~|浅尝辄~|适可而~|~息|~步|~境| 中~|终~|休~|废~|奋斗不~|起~日期 |到目前为~|树欲静而风不~。 止zhǐ〖动词〗 一、停止,平息,终止(23)。《子产论政宽猛》:盗少止。——盗贼稍稍平息一些。《原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不死,大盗就不会终止。《喜雨亭记》: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丁卯日下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 二、禁止,阻止,制止(6)。《季梁谏追楚师》:季梁止之。——季梁阻止他。《司马错论伐蜀》: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而且还有制止暴乱的好名声。《原道》:不止不行。——不禁止佛老邪说,圣人之道就不会通行。 三、居住,栖息(4)。《宋人及楚人平》:诺,舍而止! ——好吧,就造房子住下吧! 《滑稽列传》: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国中有只大鸟,栖息在大王的宫庭。《祭十二郎文》:汝来省吾,止一岁。——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
止zhǐ〖语气词〗 助陈述、已然语气。可不译出,或译为“了”(4)。《子产论政宽猛》: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百姓已很劳苦了,大概可以稍微安康些。《孔子世家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循着前进。
止zhǐ〖副词〗 表示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只”、“仅仅”(9)。《钴潭西小丘记》:问其价,曰:“止四百。”——问它的价钱,回答说:“只要四百文。”《赠黎安二生序》: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将会加重你的过错难道仅仅是被讥笑吗? 《亲政篇》: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君臣相见,只在皇上临朝的几刻时间里。 止zhǐ❶ 足,脚。后来写作“趾”。《汉书·刑法志》:“当斩左~者,笞五百。”(笞:用竹板打。) ❷ 停止。《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或五十步而后~。” ❸ 禁止,阻止。贾谊《论积贮疏》:“残贼公行,莫之或~。”《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不内。” ❹ 栖息,居住。《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复从峡度栈以上,~文殊院。” ❺ 留,收留。《论语·微子》:“~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魏书·酷吏传·张赦提》:“家处隘险,多~亡命,与之为劫。” ❻ 仪容举止。《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齿,人而无~;人而无~,不死何俟?”(何俟:等什么。) ❼ 仅,只。柳宗元《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此耳!’”《梦溪笔谈·技艺》:“若~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❽ 句末语气词。表示确定的语气。《诗经·齐风·南山》:“既曰归~,曷又怀~?”又《小雅·车舝》:“高山仰~,景行行~。”(景行:大路。) 止*zhǐD6B9 ❶停:~步不前/泪流不~/树欲静而风不~。 ❷阻拦;使停住:~嗽/~痛/禁~/他挥手~住众人再吵下去。 ❸静的;不动:静~/~如槁木/心如~水。 ❹仅;只:不~一次/~此一家,别无分店。 ❺至;(到……)结束:演出活动从8月1日起至9月31日~。 ❻〈文〉居住;栖息:生民安~/交交黄鸟~于桑(《诗经》)。 ❼〈文〉表示确定语气:亦既见~,亦既觏~(《诗经》)。 ❽〈文〉足,后作“趾”:斩其左~。 停止3 停止3停(停息;停缀;停辍;停罢;停断;停绝;停歇;停寝;停顿;消停) 匽 偃(偃息;偃戢) 止(止止;止歇;止住;止息;止泊;止艮;止驻;休止;引止;中止;终止;为~;截~;缀止;磨止)休(休已;休歇) 罢(罢止;寝罢) 辍(辍休;辍已) 住(住罢)已 卒 定(定止) 凝(凝止;凝绝) 济(大风~) 解(解已;解息;解休;解止;解舍;难~难分) 艾(方兴未~) 弥 弭 息(息止;息停;~事;~怒;省息;消息;隐息;讫息;归息;谧息;镇息) 歇(歇绝;歇落;销歇;消歇;间歇;顿歇;衰歇) 阕 落(话音刚~) 疑 居(岁月不~)寝(寝息;寝废;其议遂~) 底极穷尽 竟已 讫竟 落脚 盬滞 迟顿 风势、纷乱等停止:平息 消歇停止:销偃 结束,停止:闭(~经) 间断,停止:间歇 闲息 隔顿 穷尽,终止:穷了 衰而止息:衰息 衰减而止息:衰止 无止息:靡盬 永远终止:永终 (事物自己停止:停止) ☚ 不动1 重量 ☛
居住 居住居(家~;分~;都居) 住(住坐;住居) 宅(宅居) 宫 栖(栖住;两~) 巢 处(歇处) 止(留止) 安顿 歇落 帝王居住:宸居 宸宇 居其地而食其土之产:食毛践土 践土食毛 选择地方居住:卜居 择居 择邻而居:买邻(千金~) 相邻而居:比邻 居住邻近:鸡犬相闻 另居一处:别居 纳妾别居:藏娇 斋戒别居:斋居 停留居住:居留 留居 延留 淹驻 舍止 游览居留:游居 寄放,留居:漈(漈留) 寄留 委屈居留:屈处 废为庶人,居留原籍:锢籍 长久居住:久住 长住 永住 居住俭朴:土阶茅屋 土阶茅茨 穷困,住着破旧简陋的房屋:空室蓬户 居住分散:散居 居住条件优越:广厦细旃 广夏细旃 枯燥无味地居住:枯住 居民居住情况复杂:五方杂处 五方杂聚五六杂厝 居无常处:游牧 不定居:浮寄 (较长时间地住在一个地方:居住)
另见:组成 安家 住地 住房 居处 居室 迁居 隐居 居住地 ☚ 居住 在某地住 ☛
制止 制止扈 禁(禁止;禁御) 止(裁止;抑止) 镇(镇止) 遮抑 屏寂 裁抑 裁挫 隔勒 遏制 裁制 表示制止:休(休得) 不(不要;不可;不必;~用) 勿(勿要) 莫(~叫;~怪) 制止洪水的泛滥:防水 防川 制止不正之风:检邪 遏制浮薄的社会风气:激薄停浇 制止贪婪的心:疗贪 制止为非作歹:距恶 制止暴乱:制暴 禁暴 制止暴戾行为:止暴 制止杀戮:遏刘 用战争去制止或消除战争:以战去战 检查制止:检柅 阻止遏制:沮遏 阻挠遏制:沮厄 抗拒,制止:樘柱 抵拒 抵制 抵掎 敌挣 抵讵和辩解:抵辩 下级采取各种办法来抵制上级的指示:软拖硬抗 放纵错误,不加制止:纵逸不禁 (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制止)
另见:压制 强迫 阻挡 阻拦 ︱放任 ☚ 制止 平息 ☛
阻止 阻止阻(阻遏;阻拦;阻挡;留阻;禁阻) 止(止遏;禁止;滞止) 隘遏(遏止;遏障;遏防;遏阻;遏阚;遏阀;遏阏;抑遏;寝遏;抵遏;壅遏) 沮(沮格;沮止;沮尼) 抑(抑止;抑阻;拥抑;裁抑) 户(户止) 约 尼(尼止;尼阻) 柅 遮(遮遏;遮禁) 阏壅御 表示阻止:叵(~测) 摇手 不行 不可(不可以) 阻止别人做好事:止善 阻止农事:禁耕 阻止别人动身或行事:沮其成行 阻止前进:尼行 阻止人员、资金流动:冻结 阻止有害物侵入或发生作用:撑扛 牵拉阻止:攀止 以理相劝并阻止其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劝阻 劝止 谏阻 杜谏 任其发展不加阻止或改变:从流忘反 婉转阻止:曲止 禁止阻遏:禁阻 禁遏 禁绝,阻止:杜遏 驳斥阻止:驳阻 大声阻止:喝阻 呵喝阻止:呵止 无理阻止:留难 阻挠留难:邀难 破坏阻遏:沮激 竭力阻止异端邪说泛滥:力挽狂澜 力障狂澜 力砥狂澜 (拦阻制止:阻止)
另见:禁止 阻挡 阻拦︱允许 ☚ 阻止 遏止 ☛
局限 局限局(局蹐) 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画地(画地为牢;画地成牢;画地作狱;画地为狱) 画狱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有;~不过)仅(仅仅;仅只) 但(~使;非~) 光 独 才 财 单 特 就 啻(不~) 徒 止 殆 惟耳 尔 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囿限 囿于 局限,被限制:囿 (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局限) ☚ 限制 钳制 ☛
尽头 尽头底(年~) 疆 边(天~) 竭(竭绝;屈竭;殚竭) 窘(窘绝;窘竭;窘罄) 穹 头(~儿;捎~;顶~) 止(止境;止极;止结;尽止;匮止;际止) 究(究竟;究极) 穷(穷尽;穷际) 讫 遒 限(限止) 极(极尽;殚极) 终竟 终点 终尽 终了 屈境 屈端 末端 末末 边际,尽头:极际 区域极尽处:区极 没有止境,没有尽头:无穷无尽 无尽无穷 空间没有尽头:无穷 无尽 无疆 没有止境:靡所底止 没有终极:靡屆 没有穷尽:靡既 (末端;终点:尽头)
另见:远 偏僻 偏僻处 远处 远地 ☚ 日月出没地 近地、险地 ☛
停止2 停止2停(停住;停歇;停辍;停缀;停罢) 止(止艮:辍止) 收 住(住罢;打住) 罢(毕~;说~)悛(长恶不~) 歇 息肩 罢休 寝废 到一定期限停止:截止 截止收稿:截稿 遇难而停止:坎止 暂时停止:暂停 消停 短时停止:稍停 少停 少间 突然停止:戞(戞然而止) 闟然而止 突然停止的样子:戞然 辍然 长时停止:久停 事物不再继续:停止
另见:不动2 停留 止息 ☚ 停止2 停滞 ☛
停止1 停止1停(停住) 止(止泊) 住(止住;打住) 杀(~住歪风) 煞 罢(~宴) 偃(偃息) 戢(顿戢) 刹 顿 收(收歇;收住) 休(休歇;休罢;~战;~会) 舍(次舍;锲而不~) 释驾 停止俸禄:解禄 车辆停止:驻盖 停车 立车 停止活动:歇马 息迹静处 处静息迹 停止或结束行动:收旗卷伞 停止或结束活动:收锣罢鼓 停止某项活动或某种行为:刹车 煞车 停止或结束某项运动或活动:封刀挂剑 停止学业:辍业 中途停学:辍学 停止供电:停电 停止飞翔:顿羽 顿翔 停止运用:滞用 停止议论:罢论 罢议 停止饮酒:停杯 停止作祸:敛祸 停止进行:搁(搁置) 拖延搁置:延捺 停止不行:追寝 停一下:慢来 结束,停止:闭(~馆;~会) 截止,停止:杀止 中途停止:辍(辍塗) 中断 间歇 知难而止:望峰息心 遇阻碍而停止:卡壳 勉强停止:苟止 想停止而停不下来:欲罢不能 动作停止的样子:慢然 (有意识地中止:停止) ☚ 停止1 停止做某件事情 ☛ 止zhǐ诸市切,上止。 ❶同“趾”。足,脚。《仪礼·士昏礼》:“北~”胡正义:“趾向北,首向阳。” ❷容止,礼貌。《诗·鄘风·相鼠》:“相鼠有齿,人而无~;人而无~,不死何俟。” ❸来到,来临。见“戾止”。 ❹停止,停息。《韩非子·饰邪》:“令必行,禁必~。” ❺居住,栖息。《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 ❻禁止;阻止。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 ❼副词。仅,只。《庄子·天运》:“~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 ❽助词。用于句末,无义。《诗·齐风·南山》:“既曰归~,何又怀~?” 〖止〗 粵 zi2〔旨〕普 zhǐ ❶ 通「趾」,腳趾,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趾」。許慎《說文解字》:「〜,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班固《漢書.刑法志》:「當斬左〜者。」 ❷ 停止,有成語「適可而〜」。柳宗元《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窮山之高而〜。」 ❸ 阻攔,阻止,禁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舍人相如〜臣。」 ❹副詞,只,僅僅。柳宗元《三戒.黔之驢》:「技〜此耳!」 ❺ 語氣助詞,用於句末,表示感歎。《詩經.齊風.南山》:「既曰歸〜,曷又懷〜?」(她既已出嫁了,為甚麼還要想念她呢?)
止zhǐ❶停住不动。如:停止;止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❷拦阻,使停止。如:禁止,制止,止血,止痛。 ❸截止,至。如:这次战役从10月6日至28日止。 ❹仅,只。如:止此一家,别无分店;他打靶得第一,不止一回。 止 止zhi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限制范围,相当于“只是”“只”。如:❶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世说新语·赏誉》“止”句:王济有时经过,只是道句寒暖而已。) ❷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ru)。(《世说新语·夙惠》“止”句:韩康伯几岁时,家里特别贫穷,到了很冷的严冬,只有一件短袄。) ❸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南史·徐勉传》“止”句:今晚只能谈论风月,不应涉及公事。) ☚ 祇 至 ☛ 止zhǐⅠ ❶ (停止; 拦阻) stop; cut out: 终 ~ stop; end; 中 ~ stop halfway; discontinue; suspend; ~ 住伤口出血 stop a wound ❷ (截止) close; end: ~ 于本月末 end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 申请到本月25日 ~。 The 25th of this month is the closing day for applications Ⅱ (仅; 只) only; just: 不 ~ 一次 not just once; more than once Ⅲ (姓氏) a surname: ~ 平 Zhi Ping ◆止步 halt; stop; go no further; 止动 locking; fastening; 止付 {经} stop payment; 止回阀 {工} check valve; check-valve mounting bracket; one-way valve; clack valve; clappet (valve); inverted valve; non-return flap valve; non-return valve; return flow prevention valve; 止境 end; limit; 止咳 relieve a cough; 止咳药 pectoral; 止痛 relieve pain; stop pain; 止吐药 antanacathartic; antemetic; antiemetic; 止推轴承 {工} thrust bearing; antithrust bearing; dead abutment; end thrust bearing; footstep bearing; locating bearing; plummer block; 止泻 antidiarrheal; antidiarrheic; {穴位} Zhixie; 止血 stop bleeding; stanch bleeding; hemostasis; hematischesis; staunch; 止血带 tourniquet; 止痒 relieve itching 止zhǐstop; relieve; suppress; check 止zhǐ❶ 止步不前|止戈为武|止戈兴仁|止于至善
❷ 举止言谈
❸ 抽薪止沸|酣鸩止渴|绝薪止火|说梅止渴|叹观止矣|望梅止渴|学无止境|扬汤止沸|饮鸩止渴|永无止境
❹ 高山仰止|嘎然而止|阖棺乃止|戛然而止|坎行流止|令行禁止|浅尝辄止|适可而止|叹为观止|望门投止|无休无止|言谈举止|欲言又止 止止,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止”,足也,後世作 “趾”,今謂之脚。用動詞義有到達、止息、居住、停止、靜止、禁止等義。引申用爲名詞指地基,後世增意符 “土” 作 “址”。古籍又用 “止” 作助詞。漢字結構多用“止”作意符,其構形義是足,表示行走或有所行動。卜辭或用同“趾”。銘文或用作人名。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止zhǐ (篆) 象形字,甲骨文像脚,有脚掌、脚趾。作意符生成了“此”,作声符生成了: zhǐ 址(地址) 祉(福祉) 芷(白芷) 趾(趾高气扬) 沚(水中的陆地) chǐ 耻(羞耻) 齿(牙齿) 相关链接 1.“肯”,大篆为会意字,其上为“骨”的象形,后讹化为“止”;其下为“肉”(月),意为贴在骨头上的肉。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指此。 2.“扯”(chě),会意字,用手与脚将物抻开。
276.趣談“止”字止,脚趾,這是王國維先生重新識别的一個古文字,從而使“止族字”獲得了比較正確的解説,止,象形,像脚趾。借爲停止,加足返還,止除了停止之外,還有表示“動作”的意思,簡稱爲“示動符”,如先、前、出、步、走等字中的“止”都含有動意。在文字學上王國維先生功不可滅。
止 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 金文; 篆zhǐ[象形,像脚趾形。(《説文》:“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也。故以止爲足。”不確。止,初文像人的脚趾。“趾”本字。當止被借爲“停止”時,另造趾字,作爲“脚趾”專用。止,阻攔〈使停止〉,到達〈到此爲止、截止〉。不止不前,止除含有“停止”的意思之外還含有“舉步前進”的動意,在構字中,“止”通常作爲“示動符”使用。)] 《詩經·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祖國疆土上千里,人民安居在這里。) 《大學·第一章》:“知止而後有定。”(有了目標,就能定向。) [清] 曹雪芹《红楼夢》(第三回):“若爲他這種行止,你多心傷感,只怕你傷感不了呢。” 止(zhǐ)“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诸市切) 徐锴《系传》:“艸木初生根干也。” 商朝中晚期古陶文有“止”字,象人的脚板,还有四个脚趾头。[1]甲骨文简化为三个脚趾朝上之形,作 、 。卜辞或用其本义,如“贞:疾止惟有 (害)?”(《合》13683)意谓脚部患病。[2]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五人盗,臧(贜)一钱以上,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3]“斩左止”即截取左脚。后“止”多表示“停止”义,而其本义另外造“趾”字(《说文》无“趾”字)。对于许慎的解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止部文十四,亦无一涉草木者,当以足止为本义,象形也。……字为借义所专,因加足旁作趾。”王筠《说文释例》也说:“止者,趾之古文也。与又部下所云‘手之列多略不过三’同意。上象足指,下象足跟,右上作丿者,足掌长而指短,然不能画其掌于下,故曲一笔以见意,谓足指止于是耳。”可见“止”本义指人足无疑,文献用例如《仪礼·士昏礼》:“御衽于奥,媵衽良席在东,皆有枕,北止。”郑玄注:“止,足也。”而许慎说的“下基”则是止的引申义,后来这个意义另造阯、址字(阯为址之重文,见阜部)。 止部收字十三个,重文一个。凡由“止”组成的字大都与“足”有关,如“歱、步、武、歫、前、歷”等。从《说文》到后世一般的辞书都立“止”部。 止zhǐ(4画)
 *止zhǐ4画 止部 (1) 停下来不再动: ~步|停~|叹为观~|树欲静而风不~|展销到月底~。 (2) 使停下来不再动: ~咳|制~|~住眼泪|扬汤~沸。 (3) 副词。仅;只: 岂~|~此一家|不~一次。 止 ☚ 止部 歬 ☛ 止zhǐ商代金文族徽字“止”作偏旁时个别时五趾俱全,如 ,四趾或三趾的都有。商代的甲骨文到武丁时书写熟练,文字化程度高,一般作 ,即三趾。 只用三笔。向左向右和横着的各字形相同。后来继承,保留脚掌和足趾轮廓。周代金文打破图形结构,笔画化作 ,仍三笔。此形直至小篆沿用800年。隶化再变为较平直、切断的笔画逐渐演变为楷书的“止”。四笔。本是足趾或脚义。止(趾)象足前进状,引申为至,临。又引申为停止,停住不动。如:止步|血流不止|学无止境。组词如:停止。转为及物动词,使停住,拦阻。如:制止|止血|止痛。又引申为截止。如:报名日期自6月20日至6月底止。又引申为仅,只。如:止有此数|不止一回。 止★常◎常
zhǐ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人的脚趾形,隶定为“止”。本义为脚趾(是“趾”的本字),引申为停止、到达、举止(举动、姿态和风度)、禁止、截止、副词(相当于“仅”“只”)等。 【辨析】 ❶以“止”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hǐ:址、芷、祉、趾∣chǐ:耻、齿∣chě:扯∣qǐ:企。 ❷止/已 这两个字都有停止的意思,读音又相近,是同源字。止 (zhǐ)古“趾”字。上象足指,下象跟。 止 甲 金 篆 隶zhǐ【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脚掌之形,下为脚后跟,上为三个脚趾头,三泛指多,以代五趾。金文以降,字形渐次讹变。 【释义】《广韵》:“足也。”本义是足,脚。脚用以走路,故汉字与行动有关的字多从“止”(如歷、走),或从“止”与“彳”(“行”的一半,“行”本义为道路)组合而成的“辵”(隶变后作辶)。后引申指停止等义,脚本义则在原字基础上增加意符“足”,另造“趾”字表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Oracle,the character is like a foot,the lower part like the heel and the upper part like three toes.Three means many,referring to the five toes. 【original meaning】Foot. 止 ☚ 牛 齒 ☛ 00000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