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概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概括;综合ɡàikuò zōnɡhé

【同】 都是动词,都有归结、汇总的意思。
【异】 “概括”侧重于从分散、具体的思想、论点等提炼出本质的内核归结在一起,成为精要部分;多用于抽象事物,例如:思想、言论、方法、步骤等;多用于口语。[例]老师常训练学生~文章的大意。“综合”侧重于把零散的、单个的对象、现象、事物成果汇总成一个整体;可用于具体或抽象事物;多用于书面语。[例]~这两个实验,我们就能知道这种物质的性质了。
【反义】 综合—分解 分散

概括ɡàikuò

❶归纳;总括
 △ ~段落大意。
【同】综合
【反】剖析
❷简明扼要
 △ ~地叙述。
【同】简要

概括gàikuò

❶ 〈动〉总括,归结事物的共同点:概括为两点。
【同义】总结│总括。
❷ 〈形〉简明,扼要:概括介绍。
【反义】具体│详细。

概括gàikuò

【释义】
❶找出事物间的共同点而归结在一起。
❷简单扼要。

【色彩】
❶❷中性。

【近义】
❶归结︱归纳︱总括︱综合。
❷扼要︱简要︱简单︱简明︱简练。

【反义】
❶分析︱分类。
❷详细︱啰唆。

【扩词】
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起来。
❷概括地说︱非常概括。

【造句】
❶杨校长的报告,~起来是4个字:努力学习。
 ❍ 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难以~。
❷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地说了一遍。︱这一段文字写得相当~。

【正形】
“概”不写作“慨”。

概括gàikuò

简单扼要。用于对事物的归纳、分析、总结、论断和说明等。例如:
❶ 你写的条文太概括,也太抽象,别人不容易理解。
❷ 这些,可只是个简单的,大概的,一点由观察得来的印象。……概括的论断总是免不了危险的。(老舍《英国人》)
❸ 我们有理由把“现代派”诸家概括地称之为“抽象的形式主义”,以别于假古典主义的形式主义。(茅盾《夜读偶记》)
❹ 他只能概括地回答: “什么都是一样的,……”
❺ 有些问题,我也未必理解得透彻……概括谈谈也好。(秦牧《散文创作谈》)
“概括”可以跟有关形容词连用。例如:
❻ 难怪后来的诗人……虽都到了桂林,写了诗,但却没有一个形象如韩愈的这般概括而生动。(方纪《桂林山水》)
❼ 第一首诗的开头……概括而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眼前的实际情况。(吴伯箫《“天涯”》)

概括gaikuo

❶归纳事物的共同特点;总括:上面的叙述可以~成一个公式|这些话没把他的意见~完全|我~不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世界上的文字,~起来不外乎两大类。
❷简单扼要:这个问题不必详细谈,可以~一点|文章~介绍了前人的研究情况|我把文件的精神~地说一下。

概括

(同)综合 归纳
(反)具体 详尽

概括gài kuò

❶ 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总括。1903年《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篇:“构成概念,必有次序: 一、 比较,即一事物或众事物互相参校,以求其类似之差异,此为概念第一程度。……概念经比较、抽象、概括三程度,必表出之以名称,此名称即名词也。”1904年萧瑞麟《日本留学参观记》卷下:“教人者比有概括,而学者之思虑不烦。”
❷ 简单扼要。1920年李大钊《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他们不过把已经粗具的概括的表现的民意,依一定的形式,精详的整理出来,做民众的打字机罢了。”

概括

概括

文学创作中将体现某一共同本质特征的同一类人物或事件集中起来的方法。又指文学形象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概括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事物的特征是组成事物本质的个别标志。特征与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事物的个别特征中蕴藏着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特征显示出来的。文学反映生活的最终目的是揭示事物的共同本质,它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但个别与一般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一般寓于个别之中,个别又不直接表现一般,因而作家要在分析研究各个具体的生活现象的基础上,概括这些现象所包含的本质意义,然后将具有某一共同本质特征的同一类人物或事件集中概括起来,这样才能达到作品反映生活的目的。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与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相同。文学作品塑造典型形象主要凭借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人物性格。只有具有鲜明独特个性的典型人物,才具有概括生活某些本质和规律的意义。概括化的程度越高,文学形象蕴含的意义越大,作品揭示生活越有广度和深度。这种概括不是脱离个性化而进行的抽象化,而是始终伴随着形象的艺术概括。

☚ 集中   开掘 ☛

概括

概括

即“概括法”,见该条。

☚ 概括法   抽象与概括 ☛

备细、详尽、详细、周详;粗略、大概、扼要、概括、简单、简略、简要

○备细bèi xì

(形)详尽的:把事情经过~记录下来|你怎么知道得这等~|帐房问了~情由。

○详尽xiáng jìn

(形)详细而周全:~的铺叙|~地记录所见所闻 |讲得十分~|教科书很~。

○详细xiáng xì

(形)周密完备:~情况|~地问了事情的经过|说得很~| 内容非常~|~地讲述了当前的形势|~勘查|说~些。

○周详zhōu xiáng

(形)周到而详细:~的计划|他考虑得非常~|他做事一向~无漏|行事不够~|极为~|有失~。

●粗略cū lüè

(形)粗粗地;大略:~地估计| 列出一个~的计划 |考虑问题不要太~|一张~的草图|~地浏览|~地估算。

●大概dà gài

(形)不详尽:说了个~意思|有个~印象|只提供一些~数字|只介绍了~的情况| 了解一下~的内容|我们~地写了写今后的想法|没细读,只是~地翻了翻。
*(副)猜测会有可能性:~是十点钟|他~能来。

●扼要è yào

(形)(说话或写文章)能抓住要点:~地介绍一下情况|~地谈了几条优点|~地摘录|有~说明|简明~|话说得~而恰当。

●概括gài kuò

(形)简单扼要:~性发言|你把这本小说的情节~地说一说|一句最有~力的话|~地叙述|高度~|把意思~地表达出来。

●简单jiǎn dān

(形)(言语内容)不详细:~的介绍|~地回答了几句话|写得很~|他说得很~|~地一笔带过|举个~的例子|~的道理。

●简略jiǎn lüè

(形)(言语内容)不详细:~地说说那个人的生平| 汇报很~|这些话十分~|这是一篇~的游记|~地介绍|~地描述|~地交待了几句。

●简要jiǎn yào

(形)简单扼要:~的报告|~地写几点情况|写得确实~|他的回答十分~|~地讲了一遍|~的标题总括了整个文件内容|~介绍 |~答复。

概括←→限定gài kuò ← → xiàn dìng

概括:概念的抽象化、一般化。
限定:概念的具体化、特殊化。


概括←→具体 详尽 详细gài kuò ← → jù tǐ xiáng jǐn xiáng xì

概括:简单扼要。
具体:细节方面很明确,不抽象。
详尽:详细、全面。
详细:周密完备。
【例】 吕清玉是黑是白,是光是麻,我一直没有看见过。上面这段概括的介绍是从别人口里听到的。(李满天:《力原》)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讨论具体问题吧! (马烽:《太阳刚刚出山》 有一个知道详细一点,说他在某年受戒,烧掉两个指头供养三世法佛。(许地山:《女儿心》) 他详尽地介绍了学校生活的情况。

概括

概括

概(概观) 总(总凡;总括;总要) 赅括 综括 隐括 拾括 赅括 笼圈
由一系列具体事物概括出一般原理:归纳钤键
 集中归纳:集纳
 联系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比物连类 比物引类 比物属事 譬物连类 连类比事 连类比物 引物连类 触物比类
 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比物丑类
整理概括:缉综
研究概括:研综
编集概括:纂括
粗略概括:粗束
简略概括:简括
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束广就狭
用一句话来概括:一言以蔽(一言以蔽之)
 用一句话把意思全部概括了:一言而尽一言可尽
总体概括为:总而括之
(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概括)

另见:包含2 包括 总括

☚ 概括   综合 ☛

概括/综合

☚ 引据   概括 ☛
概括

概括

是造型加工整理的重要手段。工艺美术的器物造型常用模拟的手法,而对象的形态常常是比较复杂的,细节繁琐,需要删繁就简,使其单纯化,但并不是表面的简化,而是通过感觉和思维,有主次、有取舍地综合归纳,或是仅取其中某一部分的特征,用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来,要使对象为设计主体服务,而不是表现对象的自然属性。

☚ 模拟   堆积 ☛
概括

概括gaikuo

与抽象相对应的思维过程,即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例如,把有生命的物质叫生物,即不论单细胞还是多细胞,是植物还是动物,是低等动物还是高等的人类,只要它们具有生命这个特征就称之为生物。这个思维过程就是概括。

☚ 抽象   概念 ☛
概括

概括Gaikuo

工艺美术设计中,处理造型或装饰的一种方法,是对其整理加工的重要手段。工艺美术品的器物造型,在使用模拟手法形成造型样式时,必需采取简化的手法使造型更加单纯化,以符合功能效用的要求,适应生产工艺的制作。这种简化不能是表面的删除细节,更重要的是应该取其意象,进行最单纯、最简要的表现;有主次、有取舍地综合归纳,用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来。要使对象为设计主体服务,而不是表现对象的客体自然属性。

概括

☚ 寓意   组合 ☛

概括

一种运用属种概念间内涵和外延反变关系的逻辑方法。通过减少种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得到它的属概念。如“人”通过概括,得到“动物”。

概括

概括

从种概念推演到包含它的属概念的解释方法。概括是依据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具有反变关系进行的。在说明某一问题时,为了从种概念推演到属概念,就要用概括的方法减少总概念的内涵。概括的特点在于,从同类的个别对象中发现它们的共同性,从特定的、较小范围的认识,扩展到普遍的、较大范围的认识。概括的目的就是获得普遍的认识。在对概念进行概括的推演时,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如把杨树概括为树和植物就可以了,如果再把它概括为生物就稍远了。概括是从人类实际生活经验得出来的,只有以客观对象本身特有属性为认识基础,概括才是正确的。违反这个条件就会导致逻辑上的错误。概括可划分为经验概括和理论概括两类。经验概括是从活生生的事实出发,从对个别对象的特征上升为普遍的认识,这是以归纳方式进行的,由此得出的一般认识带有一定的或然性。理论概括以经验概括为基础,结合理论的演绎,判断现象之间的联系,对现象间的规律进行认识。作理论概括,必须和演绎比较结合,通过比较与分析才能找出对象的共同点,避免偶然性。概括与限制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作为概念的两种逻辑推演方法,其方向是相反的,限制可以加深认识的深度,概括可以扩展认识的广度。概括和抽象是密切相关的,个别对象特有的属性正是通过抽象去认识的,没有抽象就不能进行概括,反之,概括也有助于更科学地抽象。科学的概念、知识范畴都是通过抽象和概括形成的。

☚ 概念限制   零概念 ☛

概括

generalization


概括

generalization

概括

❶sum up;summarize;generalize;epitomize
❷briefly; in short;in broad outline
~起来说to sum up;to put it briefly;in short;in a nutshell

概括

概括generalization

把从某类个别事物中抽出的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普遍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根据概括水平的不同,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前者指在感知觉或表象水平上的概括,是概括的初级形式,表现为根据具体经验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或联系,总结出某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后者指在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概括,是概括的高级形式。

☚ 抽象分析法   分析 ☛
概括

概括

把从某类个别对象中抽取出来的属性,推广到该类一切对象,从而形成关于这类对象普遍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参见“抽象”。

☚ 抽象   分析 ☛
000006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