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测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测定bioassay of plantgrowth regulator

利用敏感植物某些性状反应作指标,对生理活性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农药生物测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供试植物材料的反应随药剂浓度的改变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即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变化有正或负相关性。当试验条件相同时,这些结果能够重复。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测定方法是筛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活性物质的基本方法,还能测知这些物质在植物体内各部位的存在情况,为了解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简史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以及功能类似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在20世纪20~60年代,这些物质相继在植物体内被发现,称为内源植物激素,并明确了它们的功能。在此期间,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物测定方法逐步建立起来。其奠基者是荷兰学者文特(F.W.Went),他在达尔文父子研究黄化幼苗向光性基础上,于1928年将传递光刺激的物质(生长素类的吲哚乙酸)分离成功,最早提出确定生长素类物质的生物测定方法(燕麦试法)。1937年,他和西曼(K.V.Thimann)合作出版了《植物激素》(Phytohormones)一书,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物测定奠定了基础。经多人改进和发展,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已建立起各自的生物测定方法。
分类 不同类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物测定是各不相同的。❶生长素类:以燕麦胚芽鞘切段法、豌豆劈茎法等较为常用。前者是在文特(F.W.Went)1928年创立的燕麦试法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❷赤霉素类:水稻幼苗法(Y.Murakami,1959;李少华等,1960;关颖谦等,1962)已被改进和标准化。矮性玉米法(B.O.Phinney,1957)在赤霉素浓度0.00~0.01毫克/升范围内,与矮性玉米高度呈直线关系;
❸细胞分裂素类:萝卜子叶法(D.S.Letham,1969)是测定此类化合物最经典的方法;
❹脱落酸:最常用的生物测定法有棉花外植体法(F.T.Addicott,1964)和小麦胚芽鞘切段法(I. D.Phillips) ;
❺乙烯:以气相色谱法最为灵敏。杨格(R .E .Young)在气体收集和生物测定中贡献最为突出。
特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测定的供试材料一般为敏感植物的种子、幼苗或组织器官(如胚芽鞘、黄化茎、根、子叶等)。在恒温恒湿和一定光照条件下,加上一定浓度范围的待测药液进行的。主要优点是:❶能够直观地确定被测物质对植物某一器官所表现出的活性和作用特性;
❷在很多情况下,可直接用粗提物进行测定。因而可避免与提取、净化和分离过程有关的物理与化学问题;
❸所需的试材、仪器等试验条件比较易于满足,不需昂贵的分析仪器设备;
❹灵敏度高。不少方法测定的浓度可低达10-8级。在植物体内吸收运转、作用部位、降解和残留、土壤吸附和淋溶等研究中均有应用。其缺点是:❶试验周期长。受试验材料培养和反应时间影响,生物测定方法比仪器分析法花时间要多;
❷需有仪器分析配合,才能确定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化学结构。生长调节剂的生物测定方法也常被用于除草剂的生物测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