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拂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拂记 红拂记传奇剧本。明张凤翼作。取材于唐杜光庭(一说张说)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写隋代布衣李靖往见越公杨素、杨府中执红拂妾张一娘见李靖一表人材,生爱慕之情,乃女扮男装,偕同出走。途中与虬髯客张仲坚相遇,红拂女慕其豪侠,与之结为兄妹。张将家产尽付李靖,以辅佐唐太宗创业,自己却到海外建功立业,做了扶余国王。后李果成大功。其中还穿插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传说。作品刻画红拂女卓有远见、豪爽机智的性格,也流露不少封建正统观念和宿命论思想。明冯梦龙曾将此剧与刘方、凌濛初等相同题材的作品合并改编为《女丈夫》,今存。近代许多地方戏曲剧种都有改编演出,或名《红拂传》或名《三侠图》,或名《风尘三侠》等。 ☚ 彩毫记 绣襦记 ☛ 红拂记 红拂记❶张凤翼作。有多种明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入明末吴兴凌氏刊本。据说,此剧为作者十九岁(嘉靖二十四年,1545)新婚伴房时一月作成,以红拂、乐昌二事,自贺得良妻之意,见尤侗《题北红拂记》。而蒋子徵《祝发记序》则云:“伯起少尝作《红拂记》,为尊君称寿。”此剧本事见唐人小说《虬髯客传》,又采用孟棨《本事诗》中徐德言和乐昌公主破镜重圆故事,将两者组合,以红拂为主,故名《红拂记》。全本三十四出。写隋末布衣李靖往见越国公杨素,杨府中执红拂之姬,爱慕李靖,女扮男装,夜奔会之,偕同出走。途中遇虬髯客,与红拂结为兄妹。后李靖辅助李世民创兴唐朝,虬髯客则在海外建功立业。李贽《焚书》:“关目好,曲好,白好,事好。”王世贞《曲藻》:“洁而俊,失在轻弱。”沈德符《顾曲杂言》:“以意用韵,便俗唱而已。”陈继儒《红拂记跋》云:“翻传奇之局,为掀乾揭坤之猷,不有斯文,何伸豪兴?溉乎黄钟大吕之奏,天地放胆文章也。”吕天成《曲品》:“侠气辟易,作法撇脱,不粘滞,第私奔处未免激昂。……乐昌一段,尚觉牵合。”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增出徐德言合镜一段,遂成两家门,头脑太多。佳曲甚多,骨肉匀称,但用吴音,先天、帘纤随口乱押,开闭罔辨,不复知有周韵矣。”张琦《衡曲麈谭》:“侠逸秀朗,虽论者有轻弱之嫌,孰知意态修美,如翔禽之羽毛,正自难得。”臧懋循《元曲选序》:“郑若庸《玉玦》,始用类书为之。而张伯起之徒,转相祖述为《红拂》等记,则滥觞极矣。”尤侗《西堂馀集》:“吾吴张伯起作《红拂记》,风流自许,乃其命意遣词,委殊甚。”凌濛初不满于此剧中虬髯客之处理,改作《北红拂》。冯梦龙改本《女丈夫》,删掉徐德言与乐昌公主故事。据《顾曲杂言》、祁彪佳《日记》诸书记载,在当时,《红拂》已盛行,“梨园子弟皆歌之”,“演习者遍国中”。《纳书楹曲谱》收有《靖渡》,今昆剧存刊本折子戏《私奔》。京剧有《红拂传》,亦名《风尘三侠》;川剧有《三异图》,滇剧有《三义图》,都集中于红拂故事,而不用合镜故事。 ☚ 鸳鸯记 灌园记 ☛ 《红拂记》《红拂记》
传奇剧本。明张凤翼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认为此剧“侠气辟易,作法撒脱,不粘滞。第私奔处未免激昂,吾友槲园生补北词一套,遂无憾。乐昌一段,尚觉牵合。娘子军亦奇,何不插入?”吕天成《曲话》又记汤显祖为张屏山《红拂记》写《序》说:“《红拂》已经三演,在近齐外翰者,鄙俚而不典;在冷然居士者,短简而不舒;今屏山不袭二格,能兼杂剧之长。”明王世贞《曲藻》说:“张伯起《红拂记》洁而俊,失在轻弱。”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说:此剧“以意用韵,便俗唱而已。余每问之,答云: ‘子见高则诚《琵琶记》否?余用此例,奈何讶之!’”明徐复祚《曲论》说:此剧“本《虬髯客传》而作,惜其增出徐德言合镜一段,遂成两家门,头脑太多。佳曲甚多,骨肉匀称,但用吴音,先天,帘纤随口乱押,开闭罔辨,不复知有周韵矣。”近人任二北《曲海扬波》记明冯梦龙《女丈夫序》说:“世行张伯起本,将徐德言所有《金镜记》,兼而用之,情节不免错杂,韵不有严,调有不叶。”明张琦《衡曲麈谈》说:“《红拂》传奇,侠逸秀朗,虽论者有轻弱之嫌,熟知意态修美,如翔禽之羽毛,正自难得。”明李贽《焚书》说:“此记关目好,曲好,白好,事好。乐昌破镜重合,红拂智眼无双,虬髯弃家入海,越公并遣双妓,皆可师可法,可敬可羡。孰谓传奇不可以兴,不可以观,不可以群,不可以怨乎?”明臧晋叔《元曲选序》说:“大抵元曲妙在不工而工,其精者采之乐府,而粗者杂以方言。至郑若庸《王玦》,始用类书为之。而张伯起之徒,转相祖述,为《红拂》等记,则滥觞极矣。”清刘廷玑《在园曲志》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如此论曲,似觉太苛,安见类书不可填词乎?兴会所至,托以见意,何拘定式?若必泥焉,则彩笔无生花之梦矣。况文章幻变,体裁由人,《公》、《谷》短奥,《史》、《汉》冗长,各出己意,何难自我作古!所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也。”清李调元《雨村曲话》说:“王元美谓‘洁而俊,失在轻弱’,亦未必然。如‘春丝未许障红楼,帘栊净扫窥星斗’,吐气自不凡也。”清姚燮《今乐考证》记清曹尔堪说:“吴中前辈如张伯起改定《红拂》,梁伯龙重编《吴越春秋》,未尝不脍炙骚坛,然其所填词,浅易流便,大都在里优酒旗歌扇之间耳。”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针对徐复祚评此剧“头脑太多’,说:“固难免此种非难。然起伏针线绵密,不留牵合痕迹,亦可谓为一佳构也。且按其本事,乐昌之事,在陈隋代兴之际,红拂事在隋唐代兴之时,相隔二十余年。然其事均与杨素有关系,故合之为一剧,此作家敏妙之事也。”。此剧融合唐人张说《虬髯客传》和孟棨《本事诗》中乐昌公主破镜重圆两个故事改编而成,以李靖和红拂相爱私奔并辅佐唐太宗创业为主线。作品对红拂的慧眼侠气,虬髯翁的豪迈爽快,都写得栩栩如生。全剧头绪纷繁,但联缀缜密;语言丰美,然嫌用事太繁。 红拂记戏曲。明张凤翼(1527—1613)撰。凤翼有《窃符记》传奇已著录。此剧取材唐人小说《虬髯客传》,演李靖、红拂女、虬髯客三人故事,并插入孟棨《本事诗》中所记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传说。相传此剧为张氏新婚伴房,一月而成,当以红拂、乐昌二事,自贺得良妻之意。明冯梦龙曾以此剧同刘方、凌濛初等相同题材作品合并改编为传奇《女丈夫》。有明万历虎林容与堂刻本,万历金陵继志斋刻本,毛氏汲古阁原刻本,明末吴兴凌氏校刻朱墨套印本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凌氏套印本影印。 红拂记 红拂记传奇剧本。明张凤翼作。取材于唐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写隋代布衣李靖往见越公杨素,杨府中执红拂妾爱慕李靖,夜奔就之,偕同出走,途中遇到虬髯客张仲坚,张与红拂女结为兄妹。后来,张到海外建功立业,李则辅佐唐太宗创业。剧中吸收了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传说。明代冯梦龙曾把此剧同刘方、凌濛初等相同题材的作品合并改编为 《女丈夫》。 ☚ 钗钏记 春灯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