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梅花三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❶琴曲。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存谱初见于《神奇秘谱》,题解称:“据桓伊笛曲《梅花三弄》而改。”表现梅花高洁安详、不畏严寒的姿态品貌。因曲中泛音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 ☚ 广陵散 碣石调幽兰 ☛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古代琴曲。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古琴曲集《神奇秘谱》。据说是唐人颜师古(581—645)自晋朝(265—420)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梅花落》改编而来。以梅花为题材的笛曲,唐宋时较流行。《乐府诗集》中有“《梅花落,本笛中曲也”的记载。唐诗人高适有诗“借问梅花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另有宋之问诗句“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南宋爱国词人洪皓(1088—1155)曾写下《江梅引·忆红梅》一词,其中有“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感伤之情,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描写梅花傲霜斗雪、高洁清芬、坚贞不屈的节操。琴曲《梅花三弄》主调简练清晰,以泛音在不同音区上出现三次,故称为“三弄”。 ☚ 广陵散 雅乐 ☛ 梅花引 ☚ 文虎 梅花引 ☛ 梅花三弄【同义】总目录 梅花三弄梅花引 梅花三弄 046 梅花三弄琴曲。始见于《神奇秘谱》,曲前解题称:东晋“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曲中泛音主题在不同音区上出现三次(是谓“三弄”),着意赞美梅花的高洁与芳香;主题之后,每次引出一个新的曲调,与之对比,描摹梅花迎风斗雪、傲然开放的各种姿态。全曲10段,多以共同曲调作结,反映了当时音乐创作上的一种习惯。 ☚ 胡笳十八拍 酒狂 ☛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相传为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被人改为琴曲。乐曲以梅花抗严寒、傲风雪的性格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和坚贞不阿。全曲共10段和一个尾声,属于循环体结构。第一段类似一般琴曲结构的“散起”,速度徐缓,犹如全曲的引子,展现出一幅严冬腊月,万木凋零,唯有梅花傲然,不为之屈的画面,第二、四、六段是乐曲的第一主题,用清越的泛音奏出。“三弄”就是因为这一主题出现三次而得名的。第一主题以轻巧的节奏,主属音的跳进,加之清越的泛音,勾画出“风荡梅花,轻轻舞玉翻银”的意境,使人仿佛看到了含苞欲放的花蕊,临风摇曳,生机勃勃。第七、九段是乐曲的第二主题。它与第一主题有着明显的对比。旋律中的徵、角、商等音一经出现就被连续反复,一再强调,并采用切分节奏。高低音区的频繁跳越,此起彼伏,情绪激越。第三、五、八段是插部。这些插部和两个主题循环交替,互相对比,基本上是第一段音乐气质的进一步表现。第十段进入琴曲的“入慢”部分。尾声是固定终止型乐句的变化重复,用泛音奏出轻盈徐缓的终止乐句,结束在宫音上,造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 战台风 春天来了 ☛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古琴曲,初见于《神奇秘谱》。其解题诗:“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梅花三弄》共分十段,每段的标题顺序是溪山夜月;一弄叫月、声入太霞;二弄穿云、声入云中;青鸟啼魂;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玉箫声;凌云戛玉;铁笛声;风荡梅花;欲罢不能。传说的诗词绘画中有不少是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点,来赞美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古琴曲也是这样,曲中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安祥的形象。这个曲调是一首循环体结构,前后重复了三次,所以叫作《梅花三弄》。乐曲的后半部分利用音色对比和节奏对比,表现了梅花与寒风搏斗的形象。所以说,它是借物咏怀,抒发作者刚毅不拔,坚贞不屈的气质。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优美传统琴曲。 ☚ 阳关三叠 醉渔唱晚 ☛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琴曲中国古曲。存谱初见于 《神奇秘谱》,晋、隋以来曾有此笛曲,晋代的桓伊出笛 “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桓伊就曾以吹奏此曲而知名于当时,后唐代的颜师古将曲改编为琴曲。此曲也曾以 《梅花引》、《玉妃引》命名。传统的诗词绘画中有很多通过对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点来赞美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梅花三弄》古琴曲以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形象。这首乐曲前后重复3次,所以叫做 《梅花三弄》,曲后半部分利用音色的对比和节奏的变化,表现梅花与寒风搏斗的形象。这首乐曲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流派,它们在结构上大体相同。今傅雪斋演奏的《梅花三弄》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故称之为 “新梅花”。而广陵派据 《蕉庵琴谱》所奏的节奏自由跌宕、更多的表现了梅花刚健挺拔的气质,特别曲终前音乐的突然从F调转入a小调,令人耳目一新。 ☚ 高山流水 酒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