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壶卢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别名:苦瓠、药壶卢、长柄葫芦、金葫芦。 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Lagenaria sicerarid(Molina)Standl.var.gourda Ser.的果实。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软毛,卷须有分枝。果实上下有2个不等的果室,上室较下室为小,中间细缩如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味苦,性寒。利水消肿。 治水肿,黄疸、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神农本草经》:“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 ”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煮汁涂或滴鼻。 虚寒体弱者忌服。 ❶ 治腹胀黄肿:苦壶卢连子烧存性,每服1个,食前温酒下,不饮酒者白汤下(《简便单方》)。 ❷ 治黄疸:苦胡卢瓤如大枣许,以童子小便二合浸之,90克食顷,取两酸枣许汁,分内两鼻孔中(《外台》)。 ❸ 治伤寒鼻塞黄疸:苦壶卢煎取汁滴鼻中,出黄水(《本草拾遗》)。 ❹ 治头风:苦壶卢搅碎取汁,苇管之属 入鼻。其药上冲脑门,须臾恶涎流下,稠浓,勿以昏晕为疑(《圣惠方》)。 ❺ 治恶疮癣癞:苦壶卢一枚,煮汁搽之,日三度(《肘后方》)。 ❻ 治死胎不下:苦壶卢(烧存性)研末。 每服3克,空心热酒下(《海上名方》)。 ❼ 治痔疮肿痛:苦壶卢、苦荬菜。 煎汤,先熏后洗,乃贴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末(《摘元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