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苦壶卢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苦壶卢子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基源 为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苦葫芦的种子。 原植物 苦葫芦Lagenaria sicerariia(Molina)Standl.var.gourda(Ser.)Hara,又名苦匏(《国语》)、蒲卢(《礼记》)。 余项参见“苦壶卢”条。。【生药】: 采集 秋后采摘成熟果实,取种子,晒干。 【药性】: 性味 苦,寒。 有毒。 功效 清热,利水,解毒。 主治 水肿,小便不通,鼻寒,鼻息,龋齿,聤耳。 ❶ 《纲目》:“治痈疽恶疮,疥癣,龋齿有虫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 外用:煮汁涂、煎水含漱或研末点涂。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蝼蛄,治小便不通。 ❷ 配苦丁香,治鼻中息肉。 ❹ 配童便,治鼻塞头晕。 方选和验方 ❶ 脑泻散(《圣惠方》)治鼻塞,眼花头晕,胸闷:苦壶卢子30g,以童子小便200ml浸之,夏1日,冬7日。 取汁少许,滴入鼻中。 单方应用 ❶ 《圣惠方》:“治大腹水肿:苦壶卢子60g(微炒),捣细罗为散。以粥饮调下6g。” 茎叶亦可用。” 每旦漱口了,含1丸,仍涂齿断上,涎出,吐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