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
❶ 出《生草药性备要》。 又名天芥菜、地胆头、土柴胡、草鞋底、毛刷子、地苦胆、铁烛台。为菊科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的全草。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苦、辛,微寒。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❶ 治流行性感冒,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百日咳,眼结膜炎,黄疸,痢疾,腹泻,肠风下血,淋病,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煎服:9~15克(鲜品30~60克)。 ❷ 鲜品捣敷治乳腺炎,疔疮,痈疖,湿疹,蛇虫咬伤;取汁滴耳治中耳炎。孕妇慎服。本品含表无羁萜醇、羽 醇及其乙酸酯、去氧地胆草素及异去氧地胆草素等。注射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绿脓、伤寒及痢疾等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去氧地胆草素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❷ 见《广东中草药》。为风轮菜之别名。详该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