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校正医书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校正医书局

宋代校订和校刻医药书籍的机构,属编集院。创始于公元1057年。是在我国活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等条件下出现的。这个机构曾对《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古典医籍进行了系统的校订和印行,对于统一医书、校正讹错做了不少工作,对宋以前医书的保存和流传,对医学的发展和推广普及,有着重要的作用。

校正医书局

宋代由国家设置的校订和校刻有关医药书籍的机构,创始于公元1057年。这一机构作了大量的有益工作,对保存古代医籍和推广医药知识和活跃医药学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素问》、《伤寒论》等古典医籍,都是由其组织印行的。

校正医书局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官办医书出版发行机构。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由北宋太常寺所属的太医局设立。主要为太医局培养医科学生提供教材。“学生常以春试,取合格者三百人为额”(《宋史·职官志》)。该书局最早刊行的《太医局诸科程文格》,是专供学生应试用的医学大纲。迄今知见书目有《脉经》、《灵枢》、《太素》等20多种。还刊有古农书《齐民要术》、《四时纂要》以及九种算经等。刊行之书,先送诸王辅臣各一部,然后公开售卖。该书局停办年代不详。

校正医书局

校正医书局

宋代国家专设的医书整理出版机构。嘉祐二年(1057),宋廷在集贤院成立校正医书局。参与局事的多为当时的饱学之士,如掌禹锡、苏颂、林亿、高保衡等。在校正医书局成立后十几年内,主事局官组织完成了11种古典医药书的校正和出版。这些书中有《黄帝内经素问》、《嘉祐本草》、《本草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它们是宋以前中医药典籍的精粹。由于校正医书局出色的整理工作,使这些医药书有了精心校正过的定本,为中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太平惠民和剂局   时方派 ☛
校正医书局

校正医书局

北宋政府设立的医学书籍校正编刊专门机构。景祐二年 (1035年) 八月,韩琦等提出,“医书如《灵枢》、《太素》、《甲乙经》、《广济》、《千金》、《外台秘要》之类,本多舛讹; 《神农本草》虽在开宝中命官校定,然其编载尚有所遗,请择知医书儒臣与太医参定颁行”。当时一方面正值诏颁全国购求医书之后,另一方面南方各地连年疾疫,缺少切用善本方书,而宋代印刷术已颇发达成熟,于是诏令编刊医书。皇祐三年 (1051年) 秘阁送《外台秘要》 至国子监,由殿中丞校勘医书官孙兆校正; 嘉祐二年 (1057年) 八月,诏掌禹锡、林亿、张洞、苏颂等四人置校正医书局于编集院,从此开始全面、系统校理前代医书。以后又有翰林医官秦宗古、朱有章、孙兆、孙奇、高保衡等先后参与其事。至宋哲宗绍圣三年 (1096年) 正式结束,共校正刊行《素向》、《伤寒论》、《金匮玉函经》、《脉经》、《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嘉祐补注本草》、《本草图经》等十余部,工程庞大,贡献至巨,有力促进了当时及十二世纪之后中国医学的发展。

☚ 宫中诞育仪例   医官品级 ☛

校正医书局jiàozhènɡyīshūjú

宋代于1057年由官方设立的校订和刊刻医药书籍的机构。它是在我国活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等条件下出现的。这个机构曾对《素问》《伤寒论》等宋以前的古典医籍进行校订和印行。

校正医书局jiào zhèng yī shū jú

Bureau for Proofreading and CorrectingMedical Book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