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茵陈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茵陈蒿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又名茵陈。主要含有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咖啡酸,挥发油。苦,微寒;入脾、胃、肝、胆经。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退黄。用于黄疸、小便短赤、湿温病;湿疮、疥癣、风疹。 〔本草撷英〕 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本草图经:治发黄、驰湿热、利小便、通关节;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名医心得〕 王药雨:称“本品为性质平和的利胆利尿药”、“用治肝充血,肝郁血、肝硬变、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以及胆结石、胆囊炎、热性黄疸,并用于浮肿及腹水,有除湿排水之效。”[1] 谭日强: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 本病日久气血脾胃不足,不耐大苦大寒之品而湿热余邪未尽者,每在应证方中加配二药(与郁金),对清利湿热余邪,疏肝活血,改善肝功能有较好的疗效,而无伤脾胃之弊端。[2] 〔药理与应用〕 1.利胆作用:茵陈内含有多种利胆有效成分,如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咖啡酸和对羟基苯乙酮,能使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胆红素含量也增加。茵陈煎剂可降低奥狄氏括约肌的紧张度。 2.保肝作用:茵陈煎剂能减轻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损害程度,对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损伤有防治作用。 3.抗病原微生素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茵陈挥发油对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茵陈煎剂及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和蛔虫有抑杀作用。 4.降压、降血脂、促纤溶作用:实验表明,6,7-二甲氧基香豆素及对羟基苯乙酮有降血压作用。茵陈可使实验动物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多种试验还证明茵陈有抗凝血及促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5.其他作用:尚有解热、利尿、抗肿瘤、平喘等作用。 临床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结石及胆囊炎、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剂量用法〕 9~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 本品味苦性寒,质轻芳香,功擅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而无伤中之弊,故适用于一切黄疸之证。对于湿温、暑温初起及风湿感冒等表证,本品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湿热中阻、纳呆脘痞之证,因其无败胃之弊,故为必用之药品。 【参考文献】: [1]王药雨.实用中药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2:150 [2]谭日强.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3:29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