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柯敬仲墨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柯敬仲墨竹》

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评说】

本诗选自李东阳《李东阳集》之《诗后稿》卷一○。

自北宋以后,墨竹成为独立的画科,文人雅士画竹、题竹之风日盛,任率落笔,放于性情,各具情态,神韵宛然在目。元代著名画家柯九思(字敬仲),长于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墨竹为佳,并著有《竹谱》一书。他的墨竹,倪瓒曾给予极高评价:“检韵萧萧人品系,篆籀浑浑书法俱。”(《题柯敬仲竹》)惜云林居士之言仅仅囿于画法技艺,未及风格神韵。而李东阳此首题咏,正着力于此,二者互为表里,不妨将其比类共赏。

历代画竹者颇多,而对其难易,各立其说。元人吴镇以为画竹“叠叶为至难,于此不工,则不得为佳画矣”(《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而倪云林却不以为然,轻描淡写地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繁与疏?”(《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李东阳又与古人不复相同,以为不必论其难与易,繁与简。柯九思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意。”(《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元柯九思论画》)故而云林称赞他“篆籀浑浑书法俱”,确为精品。柯敬仲此帧墨竹虽只寥寥几笔,而实难于繁。请君试看这萧萧的几片枝叶间,“笔端随意长清標,疏叶生风剪剪飘”(柯九思《题李息斋墨竹四首》),令人顿生寒意,犹如满堂风雨,飘飘其间。这才是画竹的化境,即前人所谓:“画竹须腕中有风雨。苏子云:‘当其下笔风雨快’,此真得写竹上上乘。”(明人鲁得之论画竹语,见《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显然,诗中“风雨”之生,便是云林所谓“胸中之逸气耳”。诗人深深把握住画家借竹写心,用心画竹这一艺术神脉,不但准确地再现柯九思墨竹的高超技巧,更传神写照地表现出内在的神韵和魅力,极富理性的深度,启人深思。


历代诗词精品之《柯敬仲墨竹》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柯敬仲墨竹

 

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柯敬仲名九思,号丹丘生,元代台州(今浙江临海)人,著名书画家,擅长山水、人物、花卉,而以墨竹尤为佳妙,著有《竹谱》。这首诗系题其人所画墨竹小品,也可当一篇画论读。
 初学画竹者画几笔,似乎不怎样难,难在不能多。盖不能驾驭,多则不免手乱,所谓“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苏轼)。“繁难”和“简易”这两个词儿,就是以表明人们对繁简之难易的习惯认识。殊不知这种看法有它的片面性,不尽合辩证法。因为画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现,繁易藏拙,简难讨好,这里难易二字就颠倒了个个儿。于是后来的郑板桥才有“冗繁削尽留消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自许。由简易繁难,到繁易简难,大约是画竹者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个中甘味,非老于此道者莫辨,而李东阳此诗可谓探得个中三昧了。
 “莫将画竹论难易”。开口就劝人不要轻率谈论画竹难易这回事,因为其中道理深沉,不象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作者是针对识见肤浅者而言的,也是针对他自己过去的认识而言的,所以此句的“莫将”,也有心商口度的意味。“刚道繁难简更难”,这句中有两个分句,一是“刚道繁难”即硬要说繁难(注意,“刚”是程度副词,非时间副词),因为“繁难”是简单的道理,所以才一口咬定,实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二是“简更难”,尽翻前四字之案,“简更难”是不合于习惯看法的,但它包含更深刻的道理。所以第二句中有一个波澜跌宕,令人耳目一新。
 前二句皆议论,如果接下去再议论,作为诗歌来说不免空洞抽象之弊。诗人恰到好处,将目光投到画面上来,给第二句的说理以形象的论证:“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你看柯先生这幅墨竹,不就只有几笔吗,可说是简到不能再简了,但那“满堂风雨不胜寒”的效果,是用繁能够达到的吗?是随便能够达到的吗?如果说易,请君试试看,你那几笔恐怕不能呼风唤雨吧!这里的说理因具体生动的例证而变得十分有力。而诗句的好处,又远在论证之外。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起码由视觉勾通了两重的通感:一是作用于听觉的,一幅画居然能产生满堂风雨的感觉。这是耳朵发生错觉,可见画的简而妙;二是作用于肤觉的,一幅画居然又产生了降温的感觉,这是生理上另一错觉,再见画的简而妙。从炼句上看,通常形容“只数叶”,只用“寥寥”,也合律。而诗人却用了“萧萧”,这就不但绘形,而且绘声。这是风吹竹叶,雨打竹叶之声,于是三四两句就浑成一体了。如换作“寥寥”,也能过得去,但过得去并不就佳妙。从语气上看,用了“君看”二字,与首句“莫将”云云,皆属第二人称的写法,象是谈心对话。这就使读者如直接看到作者站在面前大发高言谠论,感觉亲切,只好点头称是,表示佩服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