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古代锻造
古代锻造分冷锻和热锻两种。公元前2000多年冷锻工艺已应用于制造工具和装饰品。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殷代冷锤打的金箔碎片厚仅0.01毫米,厚度差不超过±0.001毫米。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冷锻铁铠甲,由于冷作硬化作用,五十步远强弩射之而不入。明代《天工开物》有冷锻锯条的记载。公元前14世纪用热锻工艺用陨铁制造兵器,北京平谷县出土的商代铁刃铜钺,其铁刃就是热锻的,再与青铜钺身铸成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用热锻制造铁制工具(如铁锄)和武器(如钢剑、铁铠甲)。1965年河北易县出土的铁盔,用89片铁甲缀成;铁甲多为锻造而成的薄片。1960年内蒙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出土的西汉铠甲,铁片厚度仅1—2毫米,为热锻件。荥水县出土的东汉末年铁锁链,是熟铁经热锻焊连而成。《天工开物》中总结有古代大小器物的锻造方法并附图。1930年山东滕县修道院出土的汉画像石有古代锻造图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