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柯切托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柯切托夫1912—1973Vsevolod Anisimovich Kochetov苏联作家。生于诺沃戈罗德的农民家庭。1931年毕业于农业技校。做过农艺师。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卫国战争期间任战地记者。1944年加入共产党。1955—1959年任苏联《文学报》主编,1956年当选为苏共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1958年发表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受到《真理报》批评,认为该书夸大了苏联社会中的不健康因素。他因此被解除《文学报》主编职务。1961—1973年任《十月》杂志主编。1961年发表《州委书记》以及《战时札记》等长篇小说,对赫鲁晓夫集团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态度有所保留,因此又被免去苏共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职务。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在祖国的天空下》 (1950年,1961年改名《农艺师同志》)、《茹尔宾一家》(1952年)、《青春与我们同在》(1954年)、《你到底要什么》(1969年),中篇小说《在涅瓦平原上》(1946年)、《近郊》(1947年)等。 柯切托夫苏联作家。生于1912年2月4日,1973年11月5日去世。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当过造船工人、农艺师。卫国战争时任战地记者。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政论、札记、随笔和小说。以长篇小说出名,1952年发表的《茹尔宾一家》在国内大获好评,1958年和1962年发表的《叶尔绍夫兄弟》和《州委书记》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柯切托夫 柯切托夫1912~1973前苏联俄罗斯作家。农家出身,父常年在外服役。青少年时生活艰难,农校毕业后在乡村工作。1936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一曲伊始》。1938年起任地方报纸编辑、记者,接触生活面广阔,养成对现实生活重要题材的敏感。卫国战争期间任战地记者。战后写出反映列宁格勒英雄保卫战的两部长篇《在涅瓦平原上》和《市郊》,还写了三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工业题材小说中: 1952年的《茹尔宾一家》突破了传统生产小说的模式。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出现改革呼声,自由主义也随之泛滥开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尖锐。为反映这一冲突,他连续创作了 《青春常在》 (1954)、《叶尔绍夫兄弟》(1958)和《州委书记》(1961)三部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写在滨海某城冶金工厂和地方剧院中,钢铁世家叶尔绍夫三兄弟站在斗争的前列,联合党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领导者和知识分子、工人,最终粉碎了资产阶级野心家们诬陷、煽惑、篡权的阴谋;在戏剧舞台上则打破了庸俗、颓废和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倾向。《州委书记》通过两个不同类型的地区党领导人的对比,肯定了那些坚持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大胆求实、创造新局面的人。以后又写了许多表现同一主题的短篇作品。其小说主题鲜明,坚持文学的党性和社会主义方向,重视正面形象的塑造,在当时苏联复杂的政治形势下,起了良好的旗帜作用。不足的是有的地方写得比较粗糙,还有以人物为其思想传声筒的倾向。 ☚ 特瓦尔多夫斯基 西蒙诺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