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暮之歌
参见[襦袴兴讴]。唐·杨炯《唐恒州刺史王公神道碑》:“才临蜀郡,即闻来暮之歌;初践益州,已听中和之乐。”唐·白居易《前吉州刺史李繁可制》:“勉率分忧之任,庶成来暮之谣。”隋·江总《吴兴郡庐陵王德政碑》:“剖符彭国,述职琅台。去谣曙鼓,留歌暮来。”
感叹来得太晚的歌谣。《后汉书·廉范传》载,廉范字叔度,廉颇之后,为官能随俗化导,在任蜀郡太守时,曾采取措施改变为防火灾而禁民夜作的旧制,百姓称便,为之作歌谣说:“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因以称颂地方长官关心民生疾苦而深受民众爱戴。也作“来暮之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