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鹃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鹃花 杜鹃花短篇小说集。段可情著。1934年5月10日上海现代书局初版。收《婴儿的命运》、《杜鹃花》等短篇小说6篇。 ☚ 失恋的故事 草莽奇人传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常緑木本 > 杜鵑花 杜鵑花 dùjuānhuā 亦稱“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此花以二、三月杜鵑啼時始開,故名。杜鵑花科,半常緑或落葉灌木。多分枝,葉卵狀橢圓形。春季開漏斗形紅花,二至六朵簇生枝端,花冠内有深紅色斑點。蒴果卵圓形。供觀賞。產於我國長江以南及黄河下游,野生於山坡或栽培於庭園内。同屬種類很多,我國約有六百種,以西南部和西部分布最多。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詩:“蜀國常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羊躑躅》:“附録,山躑躅。時珍曰: 一名紅躑躅,一名山石榴,一名映山紅,一名杜鹃花。其黄色者,即有毒羊躑躅也。” 杜鹃花 红艳欲滴,灿如朝霞。又称“映山红”、“山茶花”、“报春花”、“艳山花”、“艳山红”、“山石榴”、“老虎花”、“清明花”、“灯盏红花”等。寓意悲怆,如意,美好,幸福。 字数:85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长春花 海棠花 ☛ 观赏花名 观赏花名牡丹:花王(百花王) 国花 国色(国色天香) 国艳 姚魏 洛花 洛阳(洛阳花) 茜金 鼠姑 雄红鹿韭 贵客 赏客 木芍药 富贵花 百两金 醒酒花 大北胜御衣黄 天下真花 伊洛传芳 ☚ 好花 荷花 ☛ 杜鹃花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象征浓烈执著的怀乡思春。 ☚ 藏红花 水仙花 ☛ 杜鹃花 杜鹃花象征坚忍,有节制的美。 ☚ 野葡萄 大丽花 ☛ 杜鹃花rose bay;rhododendronRhododen-dron,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的通称,常绿或落叶灌木,稀为乔木或匍匐、附生。染色体数2n=26,52,78,104,个别的2n=24,48。 形态特征 主干直立,单生或丛生;枝互生或近轮生。叶互生,常簇生枝端,多近矩圆形,全缘,罕有细锯齿。花两性;常多朵组成顶生总状伞形花序,偶有单生或簇生;花冠辐射状、钟状、漏斗状或管状,裂片常呈2唇形,喉部有深色斑点或浅色晕。蒴果开裂为5~10果瓣;种子多数,有狭翅。 品种 杜鹃花品种很多,全世界达数千种;中国通常栽培的约有二三百种,均归落叶杜鹃花类。根据形态性状和亲本来源,可将中国栽培的杜鹃品种分为东鹃、毛鹃、西鹃和夏鹃4类。东鹃即东洋鹃,来自日本,包括石岩杜鹃(R. obtusum)及其变种,品种很多,主要的有‘新天地’、‘笔止’、‘雪月’及一年开二次花的‘四季之誉’等。毛鹃即毛叶杜鹃,包括锦绣杜鹃(R.pulchrum)、白花杜鹃(R. mucronatum)及其变种,品种较少,常见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琉球红’、‘玉铃’等。西鹃泛指来自欧洲的品种,最早在荷兰、比利时育出,系由皋月杜鹃(R. indicum)、映山红及白花杜鹃等反复杂交而成,是品种最多,花色、花型最美的一类,栽培较多的有‘皇冠’、‘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近年育出不少杂交新品种。夏鹃,主要亲本为皋月杜鹃,因在5月下旬至6月开花(有的延伸至7~8月),故称夏鹃,传统品种有‘大红袍’、‘长华’、‘陈家银红’、‘五宝绿珠’等。‘五宝绿珠’,是杜鹃花中的台阁型,花中有花,重瓣程度极高。 产地与分布 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宁夏外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西藏和四川种类最多,为杜鹃花属的世界分布中心。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约有280种,几乎全为附生型,种子具丝状长尾状附属物。此外,北美分布有24种,欧洲分布有9种,大洋洲分布1种。 习性 杜鹃花属种类多,习性差异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档烈日,并经常喷洒地面。在荫蔽的常绿树林内生长不良,难以形成花蕾。杜鹃花一般在春秋二季抽梢,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以后随温度上升,花芽逐渐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开花,高海拔地区则晚至7~8月开花。北方在温室栽培,1~2月即可开花。杜鹃花耐修剪,隐芽受刺激后极易萌发,可藉此控制树形,复壮树体。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一般立秋前后萌发的新梢,尚能木质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冻害。杜鹃花根系浅,寿命长,毛鹃60年以上的老树,仍开花旺盛。在云南腾冲发现的大树杜鹃,树龄在500年以上,高约25m,基径达3.07m。 繁殖 常用播种、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压条和分株。播种,采集成熟果实凉干,取种。常绿杜鹃类最好随采随播,落叶杜鹃也可将种子贮藏至翌年春播。杜鹃种子细小,千粒重约0.4g,故多用盆播。盆土底层用粗粒土,表层2cm厚,用消毒过的兰花泥或腐叶土。种子撒播均匀后,上面薄覆一层细土;也可在兰花泥上铺以0.5~1.0m厚的苔藓,将种子直接播在苔藓中。播后盆面再盖上塑料薄膜或玻璃,置阴处,气温15~20℃时,约20天左右即可出苗。园艺品种生长较快,至5~6月,小苗有2~3片真叶时分苗,秋后进行分栽,约3~4年即可见花。常绿杜鹃多在秋后行分苗,翌年行分栽,7~8年后开花。扦插,一般于5~6月间选节间较短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自基部切下作插穗,修平基部切口,顶端留叶3~5片。如枝条过长,亦可截去顶梢。扦插介质用兰花泥、河沙、蛭石、珍珠岩均可,厚15~20cm,下铺7~8cm厚的排水层。插后设棚遮荫,保持插床湿润,温度控制在25℃左右,约1个月即可生根。西鹃生根较慢,约需60~70天。9月后可减少遮荫,并施淡肥1次,10月下旬即可上盆。若采用全光照电子叶自动喷雾扦插,约20天便可生根,成活率达95%以上。常绿杜鹃发根期长,宜秋插,用激素处理,易生根。西鹃繁殖较多采用嫁接,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时间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一二年生毛鹃。先将砧木在离地2~3cm处截断,摘除叶片,纵切约1cm深,然后插入削成楔形的接穗(长3~4cm,顶端留3~4片小叶),绑扎后,用塑料薄膜袋套封接穗及接口,置阴凉处养护;约2个月后去袋,次春解除绑扎,成活率达90%以上。也可行靠接,落叶性杜鹃多在3~4月间进行,常绿性杜鹃常在落花后进行。 栽培 野生杜鹃和栽培品种中的毛鹃、东鹃、夏鹃可以盆栽,也可在蔽荫条件下地栽。西鹃全行盆栽,培养土多用兰花泥,也可用泥炭土、黄山土、腐叶土、松叶土及煤渣、锯末等配制的培养土,只要pH值5.5~7.0之间,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均可使用。上盆,一般在春季出房时(4月)或秋季进房时(11月)进行。杜鹃花根系扩展缓慢,盆内不可积水。每隔3~5年换盆1次,同时修整根系。要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大小、盆土干湿及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浇水,水质忌碱性,用自来水时,最好在缸中存放1~2日。4月中旬出房,正值生长旺期,需水量大;霉雨季节,雨水不断,要防积水;7~8月高温季节,蒸发量大,要随干随浇,午间、傍晚还要在地面、叶面喷水降温;11月上旬进房,若室内加温,生长仍旺,需水仍大,尤其开花抽稍之际,需水更多,若室内不加温(但温度不得低于-2~-3℃),生长缓慢,3~5日浇一次水已足。要薄肥勤施,常用肥料为草汁水、鱼腥水、菜籽饼等,除高温季节及冬季生长缓慢期外,均可施用。连日阴雨时,可用菜籽饼末施于盆面。2~4年生苗,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过摘心、摘蕾来促发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叠紊乱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开花时置于室内,花期可延续一个月;室内通风差时,放置1~2周即应调换。西鹃于7~8月间孕蕾,秋后入室,保持在20℃左右,半月即可开花。在中国,若要国庆节开花,则需先保持在3~4℃低温左右,至9月中解除低温。花后应及时摘去残花,并进行适当修剪和施肥。 病虫害防治 常见虫害有红蜘蛛,在6~8月高温干燥时为害严重,可用1/1000三氯杀螨醇喷杀,每周1次,连续3次;军配虫,一年数代,在5~10月为害叶片,可在5月用1/1500乐果或敌敌畏喷杀第一代幼虫。病害最常见的是褐斑病,主要发生在霉雨季节,可在花前、花后喷硫菌磷800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育种 世界杜鹃花的育种已有100多年历史,中国开展杜鹃花育种较晚,当前的育种目标,首先是提高抗性,使杜鹃花从山野进入城市,从南方移居北方。其次在观赏性状方面,要培育出株型矮小丰满、花朵密集、花色艳丽、花期整齐、香气馥郁的新品种。国内在落叶杜鹃的杂交育种中已获得了数以百计的新品种。杜鹃园艺品种在栽培中常会出现变异,也可利用芽变获得新的优良品种。 园林应用 杜鹃花为中国传统名花,以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著称,并具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等优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可盆栽或制作树桩盆景。杜鹃花的许多种和品种,(毛鹃、东鹃和夏鹃)均能露地栽培,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种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上层有落叶乔木庇荫,颇具自然野趣。杜鹃花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还可经修剪培育成球形观赏。集不同种类于一体的杜鹃花专类园,群芳竞秀,极具特色;现无锡、成都、重庆、万县、庐山、杭州、黄山、昆明等均建有杜鹃花专类园。此外,杜鹃花还有食用、药用等价值,有的叶、花还可提取香精。 常见栽培种 杜鹃花属种类繁多,通常分为五个亚属。中国常见的有:照山白(R.micranthum),别名白镜子,属常绿有鳞杜鹃亚属,常绿灌木。高0.6~2m;小枝细,叶倒披针形,短总状花序生于二年生小枝顶端,有花15~20朵,花白色,径1cm,花期5~6月;产中国华北、东北、山东、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朝鲜半岛也有。抗性强,能耐-20~-30℃低温,可于北方庭园中种植观赏,也是杜鹃育种的良好亲本。马缨杜鹃(R.delavayi),别名马缨花,属常绿无鳞杜鹃亚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2~15m,胸径达40cm;树皮呈不规则片状剥落;叶矩圆状披针形。伞形花序顶生,有花10~20朵,花冠钟状,长4~5cm,深红色,极艳丽;产中国云南、贵州和广西,缅甸也有,垂直分布多在海拔1200~2900m之间,是贵州百里杜鹃林的骨干种,树龄达百年以上。大白杜鹃(R.deco-rum),属常绿无鳞杜鹃亚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1~5m;幼枝绿色,初被白粉;叶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总状伞形花序顶生,有花8~10朵,花冠漏斗状钟形,白色、粉红色或蔷薇色,有时带有淡绿色或粉红色斑点,花期5~6月。产四川、云南、贵州,多生海拔2000~3000m的山坡灌丛中。四川和云南少数民族均以此花为传统风味蔬菜。云锦杜鹃(R.fortunei),属常绿无鳞杜鹃亚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2~4m,干径达20cm以上;小枝直立,粗壮;叶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总状伞形花序顶生,有花6~12朵,花冠漏斗状钟形,长4~5cm,粉红色,花期5月;产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及广东等,多生海拔600~2000m的林中或溪边。观赏价值较高。羊踯躅(R.molle),别名闹羊花,属羊踯躅亚属,落叶灌木,高0.5~2m;叶矩圆状披针形,总状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9朵,花冠宽钟形,径5~6cm,金黄色,上侧有淡绿色斑点,花期5月;产长江流域各省,南达福建、广东,多生海拔2000m以下的丘陵地带或山坡灌丛中。全株有剧毒。满山红(R.mariesii),属映山红亚属,落叶灌木,高1~2m;叶常3片轮生枝端,卵状披针形,花1~3朵生于枝顶(通常双生),先叶开放,花冠宽漏斗状,径5cm,蔷薇色带紫色,上侧的裂片有紫红色斑点,花期4月;产中国长江流域,南至福建、台湾,西达四川,多生低山丘陵灌丛中。适应性强,耐修剪,除作盆景外,主要用作育种亲本。白花杜鹃(R.mucronatum),别名毛白杜鹃,属映山红亚属,半常绿灌木,高1~2m;叶二型,春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早落;夏叶矩圆状披针形,宿存枝顶;花1~3朵簇生枝顶,花冠宽钟状,径4~6cm,白色,花期5月。分布于中国华东及湖北,日本也有。锦锈杜鹃(R.pulchrum),属映山红亚属,常绿灌木,高达2m,叶二型,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花1~3朵簇生枝顶,花冠宽漏斗状,径约6cm,蔷薇紫色,上侧的裂片有深紫色斑点,花期5月;有大花、复瓣、重瓣及玫瑰色等品种。中国各地栽培。杜鹃花(R.simsii),别名映山红,属映山红亚属,落叶灌木,高约2m;叶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花2~6朵簇生枝顶,花冠宽漏斗状,径3.5~5cm,蔷薇色、鲜红色或深红色,上方1~3裂片里面有深红色斑点,花期4~5月。其变种有彩纹杜鹃(var.vittatum),花有白色和紫色条纹;紫斑杜鹃(var.mesembrinum),花较小,白色而有紫色斑点。产中国长江流域,东至台湾,西达四川、云南,多生丘陵灌丛中。石岩杜鹃(R.obtusum),别名石岩,属映山红亚属,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1~3m;叶二型,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花2~3朵簇生枝顶,花冠漏斗形,径2.5~3.5cm,橙红色至鲜红色,上侧的裂片有深红色斑点,花期4~5月。其变种有石榴杜鹃(var.kaempferi),花红色或橙红色至粉红色,矮红杜鹃(var.amoenum),花深红色,重瓣,本种有大量园艺品种。马银花(R.ovatum),别名清明花,属马根花亚属,常绿灌木,高2~4m;叶卵形,花单生于枝顶叶腋间,花冠宽漏斗状,径约4~5cm,淡紫色,上侧的裂片有粉红色斑点,花期4月;产中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多生海拔500~1200m的阴坡灌丛中,是华东地区良好的庭园观赏树种。鹿角杜鹃(R.latoucheae),属马银花亚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1~7m;叶轮生,卵状椭圆形,花单朵腋生,开花时花梗伸长,花冠漏斗状,径约4~5cm,粉红色;产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地,是江南良好的庭园树种。迎红杜鹃(R.mucronula-tum),别名兰荆子,属常绿有鳞杜鹃亚属,落叶灌木,高1~2m,叶矩圆状披针形,花2~5朵簇生枝顶,先叶开放,花冠宽漏斗形,径3.5~4.5cm,淡紫红色,花期4月。其变种毛叶迎红杜鹃(var.ciliatum ),叶疏生粗毛。产中国东北、华北、山东及江苏,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也有,多生海拔2000m的山地灌丛中,极耐低温,是北方有前途的观赏花木。 杜鹃花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艳山花、清明花、映山红、水踯躅。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的花。分布长江流域,东至台湾,西达四川、云南。甘、酸,平,有小毒。化痰止咳,活血止血,祛风湿。治支气管炎,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吐血,衄血,风湿痹痛。煎服: 9~15g。孕妇忌服。本品含矢车菊素和杜鹃黄素、锦葵花素的糖苷。花还含芸香苷、槲皮素、荚果醇苷等。煎剂和浸膏对小鼠有镇咳、祛痰作用。 杜鹃花indian azalea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称映山红。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广布中国长江流域山地。落叶灌木。枝条多而较细,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全缘,两面均有糙伏毛,背面较密。花2~6朵簇生于枝端,花冠宽漏斗状,鲜红或深红色。蒴果卵圆形。喜冷凉,要求排水良好的半阴地和酸性土。扦插、压条和嫁接繁殖。为重要观花植物。常见变种有彩纹杜鹃、白杜鹃和紫斑杜鹃等。 杜鹃花 杜鹃花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的总称。又称映山红、照山红、满山红。高3m。叶二型,春叶椭圆形、卵形,长1.8~5cm,宽0.8~1.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0.8~3.7cm,宽0.4~1.2cm。花序有花2~6,花冠宽漏斗形,长4cm,蔷薇色、鲜红色至深红色,上方3裂片内有深红色点。花期3~5月,果期10~11月。多产长江以南各省区低山丘陵灌丛中,开花时节,层林尽染。已有上千年栽培历史,品种繁多,供作庭园绿化、绿篱和杜鹃的砧木。中国杜鹃栽培品种有东鹃、毛鹃、西鹃和夏鹃4类。杜鹃花叶互生、花两性,伞状花序,花萼5~10裂。蒴果,5~10个果瓣。适宜生长温度15~25℃,适宜pH5.5~6.5。 杜鹃花 013 杜鹃花别名 “映山红”、“照山红”、“满山红”。杜鹃花科。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1—2米左右,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2—6朵簇生枝端。花瓣有单瓣、套瓣、重瓣。花色有红、浅红、紫、黄、白等。其品种在全世界已超过800个;我国有650多个;云南一省就有420余种。性耐荫凉喜温暖,尤喜湿润凉爽环境和酸性肥沃土壤。以扦插、高枝压条或播种繁殖。多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尤以云南、四川、安徽以及辽宁丹东为最盛,野生于山坡地或栽培于庭园内或盆栽。是世界著名观赏植物;也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根、叶、花均可入药,有和血调经的功效,能医治跌打损伤和风湿筋骨疼等症。 ☚ 山茶 稀有动物 ☛ 杜鹃花 杜鹃花Dujuanhua又名映山红。杜鹃花科。落叶灌木,高约2米。多分枝。叶纸质,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锐尖,基部楔形,下面有密毛。花2—6朵簇生枝顶,花萼5裂;花冠蔷薇色、鲜红色或深红色,宽漏斗形;雄蕊10枚;子房上位,10室。蒴果卵圆形,有毛。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生丘陵地或灌丛中。各地多栽培,供观赏用。 ☚ 胡萝卜 柿树 ☛ 杜鹃花 杜鹃花Dujuanhua也被称作“映山红”。半常绿或落叶灌木,高2米左右,多分枝。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春叶较短,夏叶较长,上面有疏糙伏毛,下面的毛较密。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2—6朵簇生枝端;花冠裂片五枚,上方1—3裂片里面有深红色的斑点;雄蕊十枚;子房十室。蒴果卵圆形,密被糙毛。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野生在山坡上或栽培于庭园内。有许多变种。是美丽而常见的观赏植物,又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同属种类很多,我国约有600种,以西南部和西部分布最盛,为世界著名观赏植物。 ☚ 赤眼蜂 苍耳 ☛ 杜鹃花dùjuānhuā中药名。出《本草纲目》。别名山踯躅、映山红、艳山花。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花。分布于长江流域, 东至台湾, 西达四川、云南等地区。酸, 平, 有毒。活血, 止血, 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吐血、衄血、风湿痛, 煎服: 15 ~ 30 克。孕妇忌服。花含矢车菊素和杜鹃黄素的糖苷。煎剂和浸膏对小鼠有镇咳、祛痰作用。 杜鹃花 杜鹃花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清明花、艳山红、山踯躅。始载于《本草纲目》。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Rhododendronsimsii Planch.的花。原植物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东至台湾,西南达四川、云南。 ☚ 大麻药 红孩儿 ☛ 杜鹃花 杜鹃花达里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或毛喉杜鹃Rhododendron cephalanthumFranch.的干燥花。夏季采摘花,阴干。又名小叶杜鹃。 ☚ 木棉花 银露梅 ☛ 杜鹃花rhododendr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