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方膺《梅花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方膺《梅花图》 李方膺《梅花图》纸本,墨笔。纵145.2厘米,横50.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画折枝老梅一枝,分枝欹、折、横、斜交错,枯、折而劲。笔墨老到。画面自题长诗一首: “我渡大海入空山,山山万树白雪颜,攀藤穿雾登其顶,十围百尺绝等闲。欹者欹,春星皎;横者横,春月晓; 拙者拙,神袅袅; 枯者枯,光窈窕。形如龙,云夭娇; 皮似铁,香飘渺。欲询古梅何年栽,缟衣素冠道士来,自言九岁坐芳台,曾经乾坤两劫灰。只见雪谢与梅开,不知春去复春回。牵衣再细问其因,化入寒烟渺无尘,世人不识古梅面,古梅那识世间人。寻旧梦,泪沾襟,神仙骨,古梅身,是一是二、谁主谁宾,言之津津有味,纵横写 之恐不真。” 李方膺 《梅花图》 从题诗可以明显地看出,画家是借梅以自况。李方膺经过为官、罢官、入狱、复官、再罢官,他已看破红尘。往事不堪回首,只能用梅花的品格来自我解脱了。 李方膺(1695——1755),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等。江苏南通人。父玉鋐,官福建按察使,很受雍正皇帝赏识。雍正七年(1729)李玉鋐偕李方膺进京,雍正念玉宏已老,召见其子方膺,交河南总督田文镜以知县使用。雍正八年,李方膺便到山东乐安县出任县令,正赶上闹水灾,他没有请示上司,自作主张开仓赈灾,受到上司弹劾,田文镜念其与雍正皇帝的特殊关系,未敢追究,调为兰山县令。当地总督王士俊喜言开垦,想借机捞取好处,李拒不执行,二人结下冤仇。雍正十年,王找岔子将李方膺逮捕入狱。附近百姓轮流探监,进不了门,便把钱和食物从墙外扔进去,把瓦沟都填满了。乾隆元年(1736)下令释放因反对开垦而被关进监狱的人。王士俊获罪。李方膺出狱,官复原职。补安徽潜山令,调任合肥。此间他曾代理安徽滁州知府,终因不肯逢迎上司而被罢官。罢官后寄居南京项氏惜园,穷老无依,卖画为生。善画松、竹、梅、兰及诸小品。对创作,他主张向生活学习,创造自己的风格。画中常流露孤傲牢骚情绪,“天生懒骨无如我,画到梅花便不同。最爱新枝长且直,不知屈曲向东风。” “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 “铁干铜皮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 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与补之。”可以看出,李方膺在艺术上不肯随人俯仰。画竹故作狂风舞动之势。自云: “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与难处夺天工; 请看尺幅潇潇竹,满耳丁冬万玉空。”看他的风竹,便可一目了然。 ☚ ">李 王原祁《荆关遗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