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长莫及
[结构] 复句式:转折关系。 [释义] 原意是鞭子虽长,但不能打到马肚子。比喻力量达不到。莫:不。及:达到。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清·昭梿《啸亭杂录·续三·魏伯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林之光《我国的气候》:“我国东西相差60个经度以上,西北内陆距海数千公里,加上重重山脉阻隔,所以,从东部太平洋上吹来的湿润东南季风已鞭长莫及。” ❷ 作定语。朱毅粦《洲际导弹自述》:“在万里征程中,我大部分时间飞行在几百公里高的外层空间,那里没有空气,高速前进,通行无阻,任何常规防空武器,对于我也只能作高不可攀、鞭长莫及的望空兴叹。” [附条] ❶ “鞭不及腹”。《宋史·李宗勉传》。 ❷ “鞭长不及”。清·侯方域《代司徒公屯田奏议》。 ❸ “鞭长难及”。梁启超《新民说》一一节。 ❹ “鞭长”。徐爰《防御索虏议》。 [同义] 回天乏术 无能为力 强弩之末 [反义] 力所能及 唾手可得 易如反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