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快牛
喻指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未能从发展观点看问题而出现的使原先进的企业吃亏,后进企业反而占便宜的不合理现象。 《报刊文摘》1985.4.2《完善经济责任制要解决“鞭打快牛”问题》:“现行经济体制的各种弊端中,企业缺乏活力是一个要害问题。实行经济责任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途径。但到目前为止,具体办法还不够完善,‘鞭打快牛’问题比较突出,即有些经营管理一贯比较好的工厂与一些原来起点比较低的工厂相比,企业提留反而少,职工奖金反而低。‘鞭打快牛’的结果,势必使‘快牛’也慢下来。 ”《报刊文摘》1985.5.7《后进没上来,只能鞭打快牛》:“四月廿六日《经济参考》发表文章指出,实行利改税以后,原来水平差的企业油水大,原来管理水平比较好的企业就后劲小,苦乐不均,这叫先进者吃亏,鞭打快牛。”《报刊文摘》1985.5.28《增强企业活力亟待外部小气候的形成》:“从我厂面临的情况分析,有三大症状:一是‘鞭打快牛’,二是‘挖肥补瘦’,三是‘社会吃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