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机动水稻插秧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机动水稻插秧机self-propelled rice transplanter

以动力驱动的水稻栽植机械。20世纪80年代用于生产的机动水稻插秧机主要由中国和日本制造。中国研制的机动插秧机于1967年开始定型生产,之后发展为多种型号,至1979年按不同行距和适应苗高编制系列后,统一设计成2Z系列机动插秧机。日本在1970年带土苗移栽和工厂化育苗体系试验成功后,推出机动插秧机产品,按配用动力和配置行数形成产品系列。
机动水稻插秧机按动力和操纵形式可分为手扶自走式和乘坐式;按适应的秧苗类型可分为拔取苗插秧机和带土苗插秧机。此外,还有拔取苗和带土苗兼用型,附装施肥装置的变型等。这些不同型式的机动水稻插秧机的工作部分,都由存秧器(秧箱)、分秧插秧机构、移箱器(横向送秧机构)、送秧器(纵向送秧机构)及传动系统等组成。其工作过程为:将秧苗整齐地放在秧箱内,分插机构的取秧部件以一定的频率运动进入秧丛,在阻秧装置(装在秧箱上或附近的秧帘、拦秧杆、阻秧毛刷、秧门等)的配合下,分取出需要的秧苗数量,继续向下运动,使秧苗按要求插深垂直插入土壤中;秧苗定植后,取秧部件从已插稳秧苗后方退出。插带土苗,退出前应借助推秧器使秧苗与取秧部件脱离。为使取秧部件在次一行程能继续抓取到秧苗,应提前完成秧箱内的秧苗补充过程,即借助于移箱器和送秧器的作用,将秧箱内的秧苗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往取秧部位输送,保证取秧器能取到符合要求的秧苗,减少在取秧过程中因漏取而形成的漏插,或因秧苗产生参差不齐而形成的勾秧,确保栽插质量。
乘坐式拔取苗插秧机 结构如图1。适应栽粗细均匀,根长小于80毫米,秧根不纠结的拔取苗。经统一机型后已形成机器系列。其中有3个子系列可分别适应苗高为150~350毫米,150~450毫米,150~480毫米的秧苗;在机具工作幅宽基本为2米左右时,根据行距配置行数,如165毫米12行,200毫米10行,260毫米8行,300毫米6行等;株距可按100毫米,130毫米,165毫米,200毫米调节。总体布置采用由独轮驱动的行走部分和支承工作部分的船体相铰接的形式。1人驾驶,2人装秧,日工效15~20亩。行走部分由发动机、传动箱、地轮、操向机构、牵引架等组成。发动机采用功率为2.2千瓦的风冷柴油机。由三角胶带、摩擦离合器将动力传给传动箱,传动箱用全齿轮或齿轮—链传动。有4个株距档,4个田间运输档,2个公路运输档。地轮采用单向驱动的宽短叶片的窄缘铁轮。在田间运输时,需换装运输胶轮,并在船体底面加装2个支承轮以保持机组平衡,借以减小滚动阻力。用操向杆扭转地轮及传动箱与牵引架的夹角实现转向。牵引架连接行走部分与工作部分,与船体采用铰链连接,使行走部分可随土壤情况上下浮动。牵引架上配置3个座位,供驾驶员和装秧手乘坐。工作部分由秧箱、送秧机构、分插机构、船体等组成。秧箱采用按行分置的小秧箱,有秧帘、毛刷等阻秧装置与秧门配合,以确保分秧质量。船体承担工作部分重量,底面呈波浪形,以提高承压能力和减少向两侧排泥,底板上配置秧篮,存放成把秧苗供装秧手取用。

图1 乘坐式拔取苗插秧机

1.前灯; 2.发动机;3.穴距调节手柄;4.变速离合手柄; 5.操向杆; 6.总离合刹车手柄;7.座位(工具箱);8.后灯;9.棚架;10.秧箱;11.整秧盘;12.分插轮;13.滑道;14.插秧工作部分机架;15.链轮箱;16.尾轮;17.船板;18.秧篮;19.移箱器;20.挂链;21.提升机构; 22.万向节;23.牵引架;24.驱动轮(运输胶轮);25.行走传动箱


兼用型插秧机 兼用于插拔取苗和带土苗的插秧机,典型产品1974年在中国鉴定投产。其结构以拔取苗插秧机为主。为适应两种秧苗的特性,考虑到带土苗与秧箱底的摩擦,提高了秧箱底部的倾角,使秧苗能顺利向取秧口下滑。由于拔取苗和带土苗的移距要求不同,采用能适应移距调整的槽凸轮式移箱器,通过调整棘爪行程,改变驱动棘轮转角改变移距;为适应带土苗全幅送秧的要求,移箱器能实现当秧箱移至一端时停移一次。带土苗和拔取苗的要求插深不同,采用了可控五杆机构控制的往复式分插机构,能改变摆杆摆角实现插秧深度调节。
手扶自走式带土苗插秧机 结构如图2。工作机构由动力驱动,行走时由驾驶员随机步行操作,工作幅较小,一般为1米左右。行数2~6行,适于在小型田块作业。采用1.4~2.0千瓦汽油机,动力经变速器传递分别驱动地轮及动力输出轴,单轮或双轮驱动。备有液压系统以保持机组平衡和控制插秧深度,工作部件与浮体形式的支承板连结,当浮体下陷或接地压力增大时,传感器启动液压泵使液压提升装置工作,上抬机架以保证插秧深度。操向方式:当机型为单轮驱动时,由人力将手柄抬起工作部件后转向;当双轮驱动时,手柄将工作部件抬起后,由转向离合器操向。秧箱多采用后倾式,以便装秧和开阔视野。为满足驾驶员随机步行,插秧机中间应留出不小于300毫米的行走行距。

图2 手扶自走式带土苗插秧机

1.转向离合器手柄;2.主离合手柄;3.反冲式启动装置; 4.插秧深度手柄;5.浮板;6.变速手柄;7.液压手柄;8.插秧手柄;9.行走手柄;10.划行器


乘坐式带土苗插秧机 一般工作幅宽较大,可达2米,行数为4~12行,工作效率较高,劳动条件较好。由于只需1人驾驶,插秧机的工作部分需装报警器,通知秧苗已插完,促使驾驶员停机装秧,如未能及时停机装秧,报警器有联动装置强迫发动机熄火,自动停机。为便于驾驶员在驾驶座处向后装秧,秧箱一般采用前倾安装,插秧机构后置。乘坐式插秧机一般选用4.8~7.0千瓦汽油机作为动力。行走机构为四轮支承,可双轮后驱动或四轮驱动。采用四轮驱动能增加驱动力,减小作业时驱动轮滑转率,提高田间通过能力和过田埂的能力。亦可采用折腰结构减小转弯半径和转向时的地轮滑移量。因行走部分借助4个支承轮支承整机重量,工作部分多采用悬挂连接。根据浮体的承压调整浮体与机架的相关位置,使其适应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保持插秧深度的稳定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