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里藏族自治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里藏族自治县凉山州辖县,省林业基地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清设木里安抚司,1953年建木里藏族自治县。县府驻乔瓦镇。辖1镇28乡 (含民族乡5个),面积13246平方千米。人口10.8万,藏族占30%,余为汉、彝、苗等民族。县境为高山峡谷区。年均温11.5℃,年降水量830毫米。森林覆盖率28.7%,草场6.3万公顷,水能蕴藏量467万千瓦。农产有玉米、青稞等。国民生产总值2.3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42亿元,工业产值5.12亿元,农业产值0.82亿元。 木里藏族自治县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53年2月19日成立。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部。面积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5000人。主要有藏、彝、苗、壮、布依、傈僳、回、白、汉等民族。县政府驻乔瓦镇。地处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地势复杂。气候随地势高低而显著不同。境内森林茂密,水力资源丰富,树种繁多,质量好,是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生长着多种珍贵野生动物。农产品有小麦、玉米、青稞、荞麦、马铃薯、豆类等。产虫草、贝母、麝香、熊胆等药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铁等。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木里藏族自治县1953年2月19日建立。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部, 雅砻江支流理塘河流域, 邻接云南省。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博瓦公社。元属宣政院辖地,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清属四川省。旧木里宣慰司地属盐源九所之一。居民有藏、汉、彝、苗等族。境内多山,森林茂密,水力资源丰富。农产有玉米、小麦、青稞、荞麦、马铃薯、豆类等,并产虫草、贝母、麝香、熊胆等药材。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部。1953年2月19日成立。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乔瓦镇。总面积13252km2(2006)。居民有彝、汉、蒙古、纳西、苗、壮等11个民族。总人口12.36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56万,占总人口的77.31%。境内多山,植被覆盖率85%。农产品主要有玉米、小麦、青稞等6种。名贵药材主要有虫草、贝母、麝香、熊胆等4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2.2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32元;工农业总产值1.80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454元;粮食总产量43294t,人均粮食产量350kg;农民人均纯收入997元;地方财政收入1003万元。交通运输货运量20万t,货物周转量4904万t·km,公路客运量69万人次。电话总用户2308户。有中小学309所,在校生14100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0300人。医疗卫生机构43个,医院病床位423张。电视覆盖率56.1%,广播覆盖率42.6%。 木里藏族自治县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邻接云南省。清设木里安抚司,1853年设木里藏族自治县。面积13260平方公里,人口11.5万,有藏、彝、汉等19个民族。县城乔瓦镇,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雅砻江、理塘河、水洛河由南向北平行相间、把县境分为四大块。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铁、钠、水晶、石棉等,沙金矿藏遍及县内。林木有松、杉、香樟、楠木、桦桐、沙棘等,品种多、质量好。经济林有苹果、梨、核桃、花椒等。出产虫草、麝香、贝母等中药材以及青菌等多种食用菌。畜牧业、林业是县经济的主要支柱,珍贵动物有数十种,如獐、豹、麂、鹿、熊、水旱獭、盘羊等。工业有农机、森工、采金、制革、农产品加工等,盐渍松茸、清水松茸和食用菌为出口大宗产品。境内有瓦尔寨、康坞、木里三大著名寺庙及18座经堂。喇嘛僧众,最多时达3300多人。 ☚ 冕宁县 富民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