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诗。 【集校】: 洪兴祖: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诗。 校语:诗,一作时。 朱熹:惜徃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校语:时,一作诗,非是。 (《楚辞集注》)〇时一作诗, 黄省曾、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朱本。 校语同洪本。 朱多煃:惜徃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诗。 汪瑗:惜徃日之 毛晋: 戴震、汪梧凤: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校语:时,一作诗,盖字形之 王夫之:昭诗,一作昭时。旧説谓教王以诗,以耀明其志。按原未尝爲王傅,自当作时。时,是也,卽下所云明法度也。 陆侃如:王逸注云,“君告屈原,明文典也”,则古本当作诗。 徐英:本作昭诗。 洪曰:诗一作时。或曰:昭明时政,诗当作时。 今从之。 姜亮夫:时诗形近而譌也。。【集释】: 王逸:先时见任,身亲近也。 君告屈原,明典文也。 洪兴祖:《史记》云: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嫺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国语》曰:庄王使士亹傅太子箴,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诗,而爲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 朱熹:时,谓时之政治也。 言徃日尝见信于君而受命以昭明时之政治也。 汪瑗:惜,歎也。 往日,指向任用之时也。曾,尝也。 命,君命。诏,君命臣之词,卽诏诰之诏,今亦言诰命,命诏倒文耳。 昭,明也。诗,指楚先王之法度也。 王逸曰:“君命屈原,明典文也。”得之矣。诗文古之通称也。下二句不过申言昭诗二字耳。 钱澄之:此追忆怀王使造宪令之事。以昭时,犹言以昭示当时也。 王夫之:惜,忆也。 林云铭:爲怀王左徒,王甚任之。王令昭明一代之政治。 张诗:言可惜往日,吾君曾信任之。 受君之命,诏以昭明时之政令。 蒋骥:曾,(音)层。昭时,昭著于时政也。 奚禄诒:言昔日者,我曾受诏命以明时政。 胡文英:所宜行者,则列爲规条,如造爲宪令是也。 陈本礼:未昭者,爲之申明;已昭者,益从而广之也。 王闿运:旣决怀沙,深思祸本由楚俗。谗谀专成,娟疾始于怀王,极于顷襄。 己当任用时亦未能挽其波靡之俗,虽无秦兵,国亦必亾,故惜往日孤忠之无补也。曾,重也,重信犹重仁也。诗,谓《离骚》也。以己所受命诏,悉著之于诗,以表其信慈。 《回风》曰:窃赋诗之所明。 马其昶:昭时,犹言晓世。 徐英:以发耑三字爲题。 闻一多:曾信犹崇信也。 命诏犹诏令也。《庄子·徐无鬼篇》“招世之士兴朝”,招世卽昭时。昭,晓也,谓晓论时世也。 姜亮夫:昭诗,当从朱本作昭时,朱熹云:“昭明时之政治也”,盖卽指爲左徒之职言。详卷首《原传疏证》。按“昭诗”一词,古今聚讼至多,朱熹以“诗”爲“时”之 古受命者不受词,词必由受命者自爲之,疑诗乃词字 受命受诏,皆在上列诸务之中,本篇下文亦云:“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昭下必有词,法立必有词(诸语与《史记·原传》相应),则“昭诗”之“诗”字,爲词字之 (《重订屈原赋校注》) 马茂元:其时当在怀王十六年许秦絶齐以前,楚国内政修明,外交上也处优势,故云。 朱季海:王偁“典文”,明是“诗”字,戴説[按,《屈原赋音义》爲汪梧凤所作,此处戴説实爲汪説。]失之,观洪引《国语》,庶几能言楚故矣。《惜往日》盖作于襄王之世,“往日”、“先功”,并指怀王时事,叔师一切以“祖业”当“先功”,殊失之泛,未能深得屈意。 夫值盛楚之隆,怀王方有爲之际,襄王尚少,必妙选其人,以傅太子,而教之诗,如楚先王庄王使士亹傅太子箴故事,则舍灵均而谁?观平此言,故尝受命以明诗矣。《悲回风》曰:“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正申叔时所谓“教之诗,以耀明其志”者也。夫君子言可复也,矧所以教太子乎?《悲回风》卒章:“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曰:“往昔所冀”,则“远志”、“眇志”尽在其中矣。方昭诗时所望于襄王者,抑又可知也。 然而羣小日亲,贞臣见放,平素讲习,付诸东流,故曰:“悼来者之悐悐”,“来者”正谓襄王及用事诸臣,伤其不克堂构,而灵均之哀深矣。王《注》猥云:“言己怨往古以邪事君,而幸蒙富贵”、“伤今世人见利愁愁然欲竞之也”,何其 谭介甫:按昭时卽明时,谓屈原曾受怀王命诏,使得时代一度开明。 胡念贻:惜,哀惜。王逸于《惜誓》篇序云:“惜者,哀也。”《广雅·释诂三》:“惜,痛也。”哀与痛义近。 此处当释哀,言哀惜往日曾被怀王所信用。 陈子展:此篇主旨重在明法度,当作在爲左徒造爲宪令之后,决非作在爲大夫教三闾子弟之时。鄙意以爲昭诗当是明定《九歌》,当时所爲宪令之一。别详拙作《解题》中。 吴孟复:惜,此回忆过去而感哀痛也。曾信,卽曾伸。 言自己的志意曾一度获得伸展。《荀子·臣道·注》:“信读爲伸,古字通用。”《史记》:屈原“爲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此当卽指此事。旧释信爲见信(卽被信任)亦可通。昭诗,诗卽志,昭训显(《左传·定四年·注》),昭诗卽显志。 杨树达谓:“古‘诗’、‘志’两文同用”,诗古文作 显志与曾伸词义紧承,文义显豁。 蒋天枢:八句言初见信任时己之政绩。曾信,曾爲顷襄亲信任用。昭诗,朱熹据别本改作“昭时”,黄本、夫容馆本均作“昭诗”。《説文》言部:“诗,志也。”《广雅·释言》:“诗,意也。”言己曾受王命,爲诏以诰谕国家意向,盖迁陈之初,用以安定国人也。 王泗原:受命名,读“受命”当小停顿。诏以昭诗,王注:“君告屈原,明典文也。”以告解诏,以明解昭,以典文解诗,是。 金开诚:昭时,晓谕时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