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望海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望海楼》宋·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望海楼:旧址在今江苏镇江城内。芾:音fú。云间:指天上。铁瓮 (wèng):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缥缈(piāomiǎo):云雾缭绕的样子。 飞楼:形容楼高得好像飞上了天。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 峡的合称。流:流过,流经。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这 六个朝代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帆影:船帆的倒影。樽(zūn): 酒杯。画角:古代管乐器,声音高亢,古时多用于军队。催:催促。沧洲: 泛指水边。起:冒着。忽忆:忽然想到。赏心:心情愉快。春风秋月:春 天的风与秋天的月,借指美好的景色。 【大意】铁瓮城高耸入云,接近天空,飞腾而上的百尺高楼云雾缭绕,与天相 连。三峡日夜奔流的涛声,触发了我挥笔作诗的兴致;江面上片片帆影 映着六朝的兴衰进入眼帘,激起了我举杯饮酒的豪情。远处传来的阵阵 画角声好像在催促太阳西沉,平静的江面上升腾起白色雾气。忽然想 到,让我心情愉快的地方在哪里呢?即使面对春风和秋月这么美好的景 色,依然让我感到茫然。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樓閣部 > 樓名 > 望海樓 望海樓 wànghǎilóu 亦稱“江樓2”“東樓2”。樓名。座落於浙江杭州市鳳凰山上。爲城中最高處,旁視甘露金山,如屏障中畫。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詩:“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提白踏晴沙。”又《江樓夕望招客》詩:“能就江樓銷暑否?比君茅舍較清凉。”又《東樓南望八韵》:“江樓對海門。”宋·蘇軾《望海樓晚景》詩:“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望海楼位于三岔河口北岸,崇禧观东。登楼远眺,烟水渺茫,似可望海,故名。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三十八年(1773)重建,皇帝亲笔题名“海河楼”,简称“河楼”。海河楼(望海楼)系由天津盐商捐资修建,作为皇帝巡幸津沽、行香各庙于此休息、茶膳之所。海河楼气势宏伟,有房152间,亭、池、台、榭俱备,朱栏彩绘,层楼峻矗,俯瞰流波,尤据形势之胜。望海楼虽于1860年后被法国传教士拆毁,并修建教堂,名“圣母得胜堂”,但不为群众所认,至今仍称望海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