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花生气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花生气象huasheng qixiangmeteorology of peanut

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花生气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3年O.P.弗曼首先研究了日照长度对花生的影响, 断定花生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1951年W.P.雅格布斯研究了控温与花生生长的关系。1968年I.M.伍德研究了昼夜温度与花生开花数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期, 开展了适宜播种期与气象条件、温度与花生开花结荚习性的关系、花生产量与气候条件以及地膜覆盖下的花生小气候条件的研究。
分区与气候
花生在世界各大洲的温暖地区都有分布。中国南起海南岛崖县, 北至黑龙江甘南县, 西自新疆莎车县, 东至黑龙江富锦县的广大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都有种植。根据自然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的地域性差异, 可分成七个具有不同气候特征的栽培区。❶黄河流域大花生区。花生生育期间 (春季稳定通过12℃到秋季稳定通过15℃) 的积温3500℃以上, 日照1300~1500小时, 年降水量450~800毫米, 生育期163~203天。春季常旱, 7、8月多雨。以一年一熟和二年三熟的麦套花生为主, 近年来夏播花生发展较快。
❷长江流域春、夏兼作花生区。生育期间的积温3500~5000℃,日照1000~1400小时,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 生育期163~255天。春、夏多雨, 易发生伏旱。主要为二年三熟和一年两熟的套种或夏播花生, 也有部分春播花生。
❸东南沿海和华南春、秋两作花生区。生育期间积温在6000℃以上。年降水量1200~1800毫米, 日照1300~2500小时, 生育期265天以上。多春雨, 易发生夏涝或秋旱。主要为一年二熟、一年三熟和二年五熟的春、秋花生, 海南岛等地还可种冬花生。
❹云贵高原花生区。生育期间积温在3000℃以上, 年降水量500~1400毫米, 日照1100~2200小时, 生育期一般为163~265天。有明显干、湿季, 降雨量多集中于雨季 (5~10月)。一年一熟为主, 部分地区二年三熟。花生播期以降雨时间确定, 云南元江、西双版纳等地可春、秋两作花生。
❺黄土高原花生区。生育期间的积温2300~3100℃,年降水量250~550毫米, 日照1100~1300小时, 生育期123~163天。易春旱, 夏季多雨。主要为一年一熟的春花生。
❻东北春播花生区。生育期间积温2300~3300℃, 年降水量330~600毫米, 日照900~1450小时, 生育期123~163天。易春、秋干旱, 主要为一年一熟的春花生。
❼西北花生区。生育期间的积温2300~4300℃, 年降水量10~125毫米, 日照1150~1900小时, 生育期113~183天。干旱少雨, 无灌溉条件不能种花生。主要为一年一熟的春花生。
生长发育与气象

温度 花生是喜温作物。珍珠豆型和多粒型花生,要求播种层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 龙生型花生则要求在15℃以上播种。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5℃。超过最适温度, 发芽虽快, 但生长嫩弱; 40℃以上,胚根生长受阻; 超过48℃不能发芽。温度高时花芽分化快,反之则慢。夏播花生在真叶还未展开时,花芽原基已分化,而春播花生在出土真叶展开后,花芽原基才分化。开花受温度影响明显。花粉粒发芽以22~30℃为最适宜,12℃以下和36℃以上则完全失去发芽能力。日平均温度25~28℃开花数最多。低于22℃或高于30℃,开花数量显著下降。温度小于或等于19℃时,受精过程受阻。荚果发育的适宜土温是25~35℃;最低15~17℃;最高37~39℃。从果针入土到荚果成熟,需5厘米土层有效积温(以15℃为生物学零度) 480~570℃左右。
水分 花生虽是旱地作物,但耗水量并不少。全生育期需水量,因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而异。一般情况下,北方春播普通型大花生每公顷产2250~2625千克,每公顷耗水量3150~3450米3;南方的珍珠豆型花生,生育期较短,每公顷产3000千克,每公顷耗水量1800~2595米3。花生苗期需水少,开花结荚期需水多,成熟期需水较少。一般播种至出苗田间持水量以60%~70%为宜,出苗至开花以50%~60%为宜,开花至结荚以60%~75%为宜;结荚至成熟以50%~60%为宜。各生育阶段的田间持水量若高于70%(开花至结荚高于80%)或低于40%,均对花生生育不利。
光照 花生为中性作物。短日照可以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开花,成熟度好,增加荚重。长日照能促进主茎生长,使第一对侧枝的生长相对延缓,生殖效率高。光照微弱则形成“线苗”,枝叶柔嫩,开花数显著减少,丛生型花生易倒伏。
黑暗是荚果发育的首要条件。离开黑暗条件,子房柄无论生长多长,子房也不会膨大结实。1976年E.扎姆斯基等认为,黑暗与机械刺激是花生结荚的必要条件。1982年潘瑞炽等试验认为,花生结荚对黑暗的要求一直延续到子叶形成期和真叶分化期(相当于果针入土后20~25天),其后在光照下仍继续发育充分成熟,黑暗或光照下的机械刺激任何一个条件,都能使花生正常结实。
生产与气象

病虫害与气象 花生根结线虫病是中国北方产区的主要病害。在土温12~19℃时,幼虫10天才能侵入,土温20~26℃时,4~5天能大量侵入,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是线虫侵入最适宜的土壤湿度。早播病重,晚播病轻。据在山东烟台地区观察,4月中旬~5月下旬播种的花生感病重,而6月初以后播种的发病轻。花生青枯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8~33℃。当旬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5厘米地温稳定在25℃以上,土壤潮湿即引起病害发生。发病盛期,北方花生产区在6月下旬~7月下旬;中部地区在6月;南方春播花生在5~6月,秋播花生在9月下旬~10月下旬。特别是连续降雨后骤晴,植株大量发病。花生锈病发病的适宜温度是25~28℃;叶片上有水滴或水膜,病原菌就能发芽,暗环境下发芽率最高。花生蚜虫发生最适宜平均气温16~22℃,在适温范围内,相对湿度50~80%有利于繁殖。在干旱年份,或雨后干旱时,发生最盛。6、7月是盛发期。雨水多时,蚜虫大部分死亡(见植物病虫气象)。
引种与气象
花生对日照反应不甚敏感,但对温度要求较严格。不同类型品种及其所需积温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多粒型→珍珠豆型→龙生型→普通型。同一品种的生育期由南向北延长。在无霜期短,积温少的地区,主要受积温的限制,如黑龙江等地引种普通型花生就不能成熟。在无霜期长,积温多的地区,则主要受耕作制度前后茬口农时需要所制约。若普通型大花生引向南方, 由于生育期太长而不适合当地耕作制度。花生开花结荚时间的日平均气温高低,适温期的长短,也是限制因子之一。如昆明生育期间积温虽在4000℃以上,但6~8月温度偏低,种植普通型花生不能成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