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冠冕玉佩
冠冕、玉佩,官吏等级的标志。为官者必服佩戴。《资治通鉴·汉纪·明帝永平二年 (公元59年)》: “春,正月,辛未,帝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玉佩以行事。”《汉官仪》: “天子冠通天,诸侯王冠远游,3公诸侯冠进贤3梁,卿大夫尚书二千石博士冠两梁,千石以下至小吏冠1梁。天子、公卿、特进、诸侯祀天地明堂,皆冠平冕,天子12旒,3公、9卿、诸侯7; 其缨各如其绶色,玄衣纁裳。” 《周礼》: “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三礼图》: “冕以30升布漆而为之,广8寸,长尺6寸,前圜后方,前下后高,有俛伏之形,故谓之冕。欲人之位弥高而志弥下,故以名焉。”董巴 《舆服志》: “显宗初服冕衣裳以祀天地。衣裳以玄上纁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12章,3公、诸侯用山龙9章,卿以下用华虫7章,皆5色采; 乘舆刺绣,公卿以下皆织成。” 《礼记》: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公候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世子佩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