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甘肃省景泰县和古浪县境内的灌溉工程。从黄河提水,设计流量28 m3/s,灌溉面积5.3万hm2。一期工程1969年10月开工,1974年竣工。设计灌溉面积2万hm2,设计总提水流量10.56 m3/s,最高累计净扬程445 m,总装机容量6.4万kW。干支渠总长177 km,其中干渠长57 km,支渠长120 km,斗农渠4100多条,全长2600余km,输水建筑物451座,设计渠系水利用系数0.69。二期工程1984年兴建,设计流量18 m3/s,分13级提水,最高净扬程602 m,共建泵站28座,总装机容量17.5万kW,设计灌溉面积3.3万hm2。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大型电灌工程。1968年10月, 省革委会为发展农业,彻底改变甘肃中部干旱面貌,决定开发景泰川,规划从黄河电力提水每秒40立方米, 灌溉景泰川100万亩土地。工程分两期开发。1969年10月正式成立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指挥部, 同年完成一期工程的初步设计, 1973年完成修改设计与修正概算,1975年提出工程技施设计报告。工程于1969年10月开工,先进行总干一泵站和总干渠开挖。1971年国庆前夕,通过总干1~4泵站一条管道,把黄河水提到灌区草窝滩。1972年工程发挥效益, 灌溉5. 36万亩。1973年春干支渠12个泵站上水,灌溉面积达14. 91万亩。1975年3月,第一期工程正式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初步设计由省水电设计院第三总队承担, 施工任务由省水电工程局和景泰、古浪两县民工团承担。工程于1976年10月开工, 1977年11月停工缓建。1981年12月, 由省水电设计院对工程规模提出大、中、小三个方案。1983年1月,“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兰州会议决定采用中方案,即提水每秒18立方米,灌地50万亩。同年9月完成初步设计,1984年7月动工兴建。在施工中,引进竞争机制,全部工程建设实行承包责任制,包任务、包质量、包工期、包投资、包材料,分层分项订立合同。从1988年起,对总干渠十三泵站后的渠道、渡槽、暗渠等单项工程分8个单项标组实行公开招标承包, 工效显著提高。工程于1994年全部建成。 ☚ 靖会电力提灌工程 引大入秦灌溉工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