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Zhāo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注云: “禹臣昭明作衍历。” 昭明,当为昭姓之始。 ❷郑樵注云: “《楚辞》 云: 昭、屈、景,楚之三族也。”又云: “芈姓。《楚辞》 云: 昭、屈、景,楚之三族也,鬻熊之后。” 以族为氏; 或云以谥为氏。 春秋时楚有昭奚恤; 宋代有昭回,元祐进士。 昭zhāo❶光,明亮。崔駰《七依》:“紛屑屑以𧓁𧓁,昭灼爍而復明。” ❷顯揚,彰明。馮衍《顯志賦》:“究陰陽之變化兮,昭五德之精光。《文選》張衡《東京賦》:“昭仁惠於崇賢,抗義聲於金商。” ❸古宗廟之制,在始祖廟之左者爲昭。詳見“昭穆”。 ❹謚號。《謚法》:“威儀共明曰昭。”見“昭襄”。 昭 昭zhāo❶光,光亮。《大雅·云汉》一章:“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毛《传》:“回,转也。”郑《笺》:“云汉,谓天河也。昭,光也。倬然天河水气也,精光转运于天。” ❷光明,显著。《大雅·文王》一章:“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毛 《传》:“昭,见也。”郑《笺》: “文王初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见于天,故天命之以为王,使君天下。” 《大雅·下武》四章:“永言孝思,昭哉嗣服。”郑《笺》:“服,事也。明哉武王之嗣行祖考之事,谓伐纣定天下。”《周颂·桓》一章:“於昭于天,皇以间之。”毛《传》:“间,代也。”郑 《笺》: “皇,君也。於明乎曰天也。纣为天下之君,但由为恶,天以武王代之。” ❸明,明白。《大雅·大明》三章: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孔《疏》:“明事上天之道。既维恭慎而明事上天,述行此道思得多福。”《大雅·抑》十一章:“昊天孔昭,我生靡乐。”郑《笺》: “昭,明也。昊天乎乃甚明察,我生无可乐也。” ☚ 昧旦 昭明 ☛ 昭读音zh·ao(-),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止遥切,平,宵韵。 ❶明显;昭彰。 ❷[昭然]极明显貌。 ❸姓。 ❹光明;日明。 ❺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为昭,右为穆。 上一条: 佋 下一条: "> 昭少shāo同“佋、邵”。 ❶日明;光明。例:农谚:早~不出门,晚~晒死人。雨天,天泛白了,天~了,没雨了。 ❷以日光的红色,喻人脸发红而羞涩。例:一句怪话,把人说得脸~了。 ❍ 丢人,脸~红红的羞! 《尔雅》:“昭,光也。”《说文》:“昭,日明也。”容庚《金文编》:“佋与邵为一字。《说文》庙佋穆,父为佋,南面;子为穆,北面。经典通作昭。”注:昭。《集韵》时饶切、《正韵》时昭切,并音韶。 昭{}三4135见「昭乌」、「昭昭」、「昭磨」、「昭早乌」   昭zhao❶显著。成语:“臭名昭著”、“昭然若揭”。《诗经·大雅·抑》:“昊(hao)天孔~,我生靡乐。”(昊天:天。孔:很。靡:没有。) ❷[昭昭]明白。《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使人~~,今以其昏昏使人~~。” ❸显示。诸葛亮《出师表》:“以~陛下平明之理。”(平明:公正明察。)曹植《求自试表》:“臣闻骐骥长鸣,伯乐~其能。”(骐骥:良马。) 昭zhāo❶明白;明显 △ ~示|~著。 ❷姓。 昭明显:~然︱~示︱~彰(zhang)︱~著︱~雪︱~然若揭︱众目~彰︱罪恶~彰︱臭名~著。 ○司马~(魏、晋时人)之心,路人皆知。 昭zhāo❶ 明显:昭著│昭告天下│众目昭昭。 ❷ 洗刷,平反:昭雪。 ❸ 表明,显明:功昭日月│以昭信守。 ❹ 古代宗庙次序,左为昭,右为穆。 ❺ 姓。 昭(4次) ❶光明。冥~瞢闇《天》 白日~只《大》 ❷明白;明察。惜廱君之不~《章·日》 ❸昭明;发扬。~彭咸之所闻《章·悲》 昭zhāo❶光明。《天问》:“冥昭瞢暗。”洪兴祖补注:“冥,幽也,所谓窈冥之门也。昭,明也,所谓大明之上也。” ❷ 阳光灿烂的样子。《大招》:“白日昭只。”胡文英《屈骚指掌》:“冬日寒而无光,故春日载阳,始见昭明也。”昭明即阳光灿烂。 ❸ 使显著。《九怀·乱》:“圣舜摄兮昭尧绪。”王逸注:“著明唐业,致时雍也。” 另见“zhào”
昭zhào明白,明察。《惜往日》:“惜壅君之不昭。”闻一多解诂说:“昭同照,烛也,知也。” 另见“zhāo” 昭zhao昭然 昭示 昭雪 昭彰 昭昭 昭著 昭然若揭 昭zhāo❶使明显:今贵人上锡天恩,下~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十七—十八·387) ❷照耀:勋业有光~日月,功名无间及子孙。(五三·1240)
昭zhāo昭❶明也。《詩經·大雅·大明》: “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鄭玄箋: “昭,明。”《詩經·大雅·抑》: “昊天孔昭,我生靡樂。”鄭玄箋: “昭,明也。” 《詩經·周頌·訪落》:“訪予落止,率時昭考。”鄭玄箋: “昭,明。” 《儀禮·士冠禮》: “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 鄭玄注:“昭,明也。” 《禮記·祭法》: “埋少牢於泰昭,祭時也。” 鄭玄注: “昭,明也。”《禮記·孔子閒居》: “昭假遲遲,上帝是祗。” 鄭玄注: “昭,明也。”《禮記·中庸》:“ 《詩》 云:潜雖伏矣,亦孔之昭。”鄭玄注: “昭,明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昭,本又作炤,同之召反,又章遥反。” 《禮記·表記》: “《詩》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鄭玄注: “昭,明也。” ❷光也。《詩經·大雅·既醉》: “君子萬年,介爾昭明。” 鄭玄箋: “昭,先也。”《詩經·大雅·雲漢》: “倬彼雲漢,昭回于天。” 鄭玄箋: “昭,光也。” ❸見也。《詩經·周頌·時邁》: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鄭玄箋: “昭,見也。” ❹自始祖之後,父曰昭,子曰穆。《周禮·春官·小宗伯》: “辨廟祧之昭穆。” 鄭玄注:“自始祖之後,父曰昭,子曰穆。” ❺曉也。《禮記·樂記》: “蟄蟲昭蘇。”鄭玄注: “昭,曉也。” 昭zhāo黑龙江地区市井谓眼睛。 昭zhāo〖动词〗 彰明,显扬(21)。《臧哀伯谏纳部鼎》: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所以要显扬美德来示意子孙。《诸葛亮前出师表》:以昭陛下平明之治。——来彰明陛下公平明察的治理。《送李愿归盘谷序》:名声昭于时。——名声显扬于当时。
昭zhāo〖名词〗 一、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次序,始祖庙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于左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于右称穆。故昭亦为“儿子”的代称(1)。《宫之奇谏假道》: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太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儿子。 二、指战国时秦昭襄王,亦称昭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1)。《贾谊过秦论上》:惠文、武、昭蒙故业。——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人旧业。
昭zhāo〖形容词〗 明亮(3)。《吕相绝秦》:昭告昊天上帝。——明告皇天上帝。《邹阳狱中上梁王书》:独观乎昭旷之道也。——独自看到光明宽广的道路。《祭石曼卿文》:昭如日星。——明亮如太阳和星星。 昭zhāo❶ 明,光明。《吕氏春秋·勿躬》:“~乎若日之光,变化万物,而无所不行。” ❷ 彰明,显示。《左传·桓公二年》:“故~令德以示子孙。”诸葛亮《出师表》:“论其刑赏,以~陛下平明之理。” ❸ 明显,显著。《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孔:很。)《淮南子·人间》:“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名。” ❹ 明白,清楚。《楚辞·九章·惜往日》:“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壅君:受壅闭之君。) ❺ 古代宗庙制度,始祖居中,以下依辈分左右相次,左为昭,右为穆。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亦如此。《左传·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也。”(大tài伯、虞仲:大tài王之子。)《周礼·春官·冡人》:“先王之葬居中,以~穆为左右。” 昭*D5D1 ㈠zhāo〈文〉❶明显,显著:~然若揭/~示天下/~告世人/臭名~著。 ❷光明:~明。 ❸明白,清楚:惜君之不~/以其昏昏,使人~~。 ❹[昭穆]zhāomù]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为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右方,称为穆。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祭祀时子孙行礼的排列次序,也按这种规定。旧时也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❺姓。 ㈡zhào〈文〉照耀:恩~九族(《三国志》)。 显著 显著显(显然;显庸;显融;焕显;赫显) 著(著白;克著;允著;晃著;懋著;宣著;阐著;迫著;昭著;焯著;较著) 彰(彰彰;彰著;昭彰;彰明昭著;彰明较著)倬 昭(昭昭;昭章;昭彰;昭明;昭著;昭焯;昭烈;昭显;昭灼)章(章著;章明;章露;章彻;章灼;宣章) 炳(炳明;炳焕;焕炳) 耿(耿耿;耿著) 焜奕 鲜明 分明 明明 炤明 焯焯 焯耀 烜赫 踔然 居然 露骨 眼见(眼见得;眼见的) 众目共睹 众目共视 众目共瞻 明白显著:炳著 彰明,显著:彪 显明彰著:显彰 显章 显著明白:显豁 透露 明彻 粲然(粲然可见) 显著而完备:昭备 一向显著:素著(威望~) 突出显著:烜卓 卓著 茂著 借甚 盛大显著:烜 大为昭著:诞昭 十分显著:孔章 十分显著彰明:孔昭 显著的样子:昭然(~若揭) 斐然 倬然焯然 焯焯 灼灼 赫赫 荦荦 章章 雕雕 (非常明显:显著) ☚ 很明显 显赫2 ☛
显扬 显扬昭(昭揭;昭显) 标(标白;标目) 彰 飏 章明 章显 光曜光耀 光耀 曜明 称显 登显 显允 发闻 暴灼 暴显 张皇 扬扢 振扬 显扬德化:耀德 显扬祖先:昭祖 显扬才能:鹏张 显扬才华:扬镳 显扬出众的才华:耀颖 显扬文采:昭文 显扬名声:显名 显扬其所经历:扬历 显扬武力:振武 显扬武威:昭武 显扬劳绩:腾劳 显扬于世:昭世 引导宣扬(某人的)临终遗命:导扬末命 如日光之显扬:离显 表彰显扬:表显 俵著 彰明显扬:光昭 昭彰显扬:显加 显扬并提拔:显拔 光大显扬:弘彰 宣扬,显扬:宣明 大显,显扬:隆显 荣显,显扬:荣章 努力显扬:懋扬 尽力显扬:极著 (显示并夸耀:显扬) ☚ 显露才能 夸耀 ☛
清楚1 清楚1清(清清;清晰;清爽;清析;清朗;说~) 楚 昭(昭皙;昭晰) 明(明了;明明;明晰;明亮;明彻;明降;明朗;明爽;明明白白) 分(分白;分明) 开(说~) 晰(明~) 疏爽 真切釐然 不模糊 明确,分明:荦 详细明晰:详晰 明亮清晰:炤晰 透彻清晰:透晰 高深玄妙,透彻明了:超超玄著 超超玄箸 超超元箸 很清楚:逼清 清清楚楚 宛然在目 赫然在目 朗若列眉 朗若编贝 较若列眉 灿若列眉 粲若列眉 事情清楚明白,确定无疑:信若丹青 炳若丹青 十分清楚:一清二楚 十分清楚明白:明镜鉴形 明镜照形 完全清楚:具详 澈底澄清 显著,清楚:显豁 鲜明,显豁:鲜朗 非常明晰:孔炤 昭胆(~毕露) 非常清晰分明:历历可数 历历可指 了了可数 非常清楚明白:历历可画 清楚的样子:离离 皦如 畟然 历历(历历落落) 历然 分明的样子:皎皎 皎然 画然皦如 落落 荦荦 判然 磊磊明明 清楚明白的样子:皦然 (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清楚)
另见:看 听 记忆 认识 景色 明亮 ☚ 清楚、模糊 明显 ☛
光明1 ☚ 光亮 宽大明亮 ☛
明亮 明亮光(光明;光亮;光晶;发光;鲜光) 明(明明;明光;明曜;明耀;明朗;明快;明焕;分明;焕明;明朗朗;明闪闪;明丢丢;明灼灼;明亮亮;明颩颩) 亮(亮光;亮闪;亮堂;灼亮;透亮;显亮;昭亮;火亮) 杲(如日之~)晛(佳日色~) 炅 昭(昭昭;昭烂) 晶(晶亮;晶晖;鲜晶) 晃曜 暠 白(清~) 皓(~月当空;月出~兮) 皛 皭(皭白)晟煌(莹煌) 烂(电烂;炤烂;明星有~) 冏 炯(炯朗) 炳(~如明星) 烺(烺烺) 焆 烨(烨烨)熀 烁 焜(焜煌) 灿(荧灿;晏灿) 焸 熙 熹 颎(颎光) 璨耿(耿光) 照(照明) 朗(朗明;朗烈;贞朗;雪朗;焕朗) 赫 恺 阳(阳明) 精(精明;精朗;烈精) 晧旰 耀焞 焞耀 昱耀发光 炤炤(日之~) 镜鉴 鲜晫鲜焯 淳白 焕炳 章灼 熠煜 熠爚 清白 披豁 旦旦 皦皦 明和暗:明昏 明暗 明晦 昧爽 清新明朗:鲜霁(月色~) 清楚明朗:浏亮 清净明亮:清亮 鲜明,明亮:昕(桑色~~) 爽朗,明朗:晴爽 暖和明亮:暄和 整齐明亮:严焕 圆而明亮:明溜溜 高而明亮:高明 高朗 高耿(银河~) 高爽明亮:超朗 遐朗 洁白明亮:皎(皎亮) 皛皎 像霜一样皎洁明亮:霜皛 光润明亮:油亮 油汪汪 非常光滑油亮:油光晶亮 油光闪闪可以照见人影:油光可鉴 通透明亮:疏朗 透亮 华美透亮:晶帘 晶莹明亮:凝明 晶亮 鲜晶 晶荧,明亮:精荧 明亮而清澈:明彻 明澈 渊映 明亮而洁净:明净 明亮而平静:明静 突然明朗:顿豁(~照明) 清澈明净的样子:磷磷 (光线充足:明亮)
另见:发光 光 光线 器物 ︱昏暗 ☚ 明亮 光亮 ☛
显示2 显示2显(显见;显白;显耀;章显) 示(现示;见示;览示) 宣(宣示) 曜 炳 昭(昭示) 观(~照人生) 显示迹象:发纵 显示征兆:裂兆 显示异象:见异 自然现象显示出人世的灾祥:天人感应天人合应 天人相感 天人相应 显示奇迹:曜奇 显示政绩:观治 显示功效:逞功 显示灵验:发灵 显示精湛:发精 显示吉利:兆祥 显示光彩:标采 显示出美丽:逞丽 显示出俊美:逞俊 花草显示出美丽的颜色:逞娇逞美 显示出气势:逞势 显示不凡:呈奇 显示奇特:逞奇 显示怪异:逞怪 显示缺点:示短 显示邪恶:昭恶 显示不祥:预凶 预先显示不祥:预日 显示灾祸:鞠凶 (事物明显地表示出来:显示)
另见:显露 露出 显示1 ☚ 显现 显示的程度 ☛
明显 明显明(明彰;较明;惮明;甄明) 昭(昭晢;昭显;昭灼;昭焯;昭察;昭烂) 章(章灼) 醒 炳(炳明;炳煌;炳露;较炳) 焯 彰(彰彰;彰著) 显(显白) 白(白著)著(较著;颇~成效) 箸 露(透露) 发皇 明显而容易被看到:显眼 显亮 当眼 触目 触眼 起眼 明显地摆在眼前,容易看得清楚:明摆着 可以明显地看出:显见 一眼就能看清楚:一目了然 一目即了 一览了然 一眼即可全见:一览无余 一览无遗 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历历可见 清楚明显:历历分明 深刻明显:深切著明 事情简单明显,无须多说:不烦覼缕 显著,明显:提提 显豁,明显:宣(宣朗) 彰明 明显突出:炳赫 明显的样子:旳旳 燎燎 较然 焕然 灼然 章然 的然 居然 昭然 皓然 炳然 判然 炯尔 的尔 的的 离离 炳炳显显 (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明显)
另见:明亮 清楚1 ︱模糊1 ☚ 清楚1 引人注意 ☛ 昭zhāo止遥切,平宵。 ❶光亮;光明。《吕氏春秋·任数》:“目之见也藉于~,心之知也藉于理。” ❷明显,显著。《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 ❸明白,清楚。《楚辞·九章·惜往日》:“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 ❹彰明,显示。《左传·定公四年》:“以~周公之明德。” 〖昭〗 粵 ciu1〔超〕普 zhāo ❶ 明顯,有成語「惡名〜彰」。許慎《說文解字》:「〜,日明也。」(本指太陽照耀大地,比喻為明顯。)荀況《荀子.解蔽》:「治亂可否,〜然明矣。」 ❷ 彰顯,表明。諸葛亮《出師表》:「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陛下平明之治。」
昭 昭谥号。君主与大臣之美谥。《逸周书·谥法》曰: “容仪恭美曰昭,明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蔡邕《独断·帝谥》 曰: “声闻宣远曰昭。” 苏洵《谥法》 曰: “圣问达道曰昭。” 郑樵 《通志·谥略》把“昭”列为上谥。历朝谥“昭” 的君主比较多,如周昭王、燕昭公、宋昭公、明仁宗昭皇帝等等。 ☚ 明 正 ☛ 昭zhāo明显。如:昭著,昭然,昭彰。 昭zhāoⅠ (明显) obvious; clear; manifest Ⅱ [书] (表白; 表明) show: 以 ~ 信用 show good faith Ⅲ (姓氏) a surname: ~ 奚恤 Zhao Xixu ◆昭然 very clear; 昭然若揭 be completely bared there and then; abundantly clear; as clear as if it were exposed to view; be clearly revealed (by ...); clear as daylight [crystal]; 昭示 make clear to all; declare publicly; 昭雪 exonerate; rehabilitate; redress a wrong or an injustice; 昭彰 clear; manifest; evident; 昭著 clear; evident; obvious 昭zhāo❶ 昭穆伦序|昭然若揭|昭如日月|昭威耀武|昭昭可考
❸ 臭名昭著|劣迹昭彰|劣迹昭著|善恶昭彰|天理昭彰|罪恶昭著|罪迹昭彰 昭*zhāo(9画)
 【提示】日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右上是刀,不要错写成。 *昭zhāo9画 日部 (1) 明显: ~彰|~然|~告。 (2) 使明显;显示: 以~诚信。 昭 ☚ 昧 晤 ☛ 昭zhāo西周和战国金文作卲。从卩(jié,象人坐跪形)从召[象吃饭或祭祀用匕(后变刀)皿(口是简写)],召亦声。用为昭字。 古书卲字读shào,不是双耳刀(邑)的邵字。高义。古书或作劭,或绍,又美好义。如:年高德绍。卩与人旁通。又是佋字。《说文》说佋用于宗庙佋穆。古书作昭穆。父为昭,在左。子为穆,在右。西周金文和古书昭王的儿子是穆王。金文作邵(通佋)。战国金文又从明从召,召亦声。小篆隶楷从日从召,召亦声。是日明,光明义。如:昭明。引申指明显,显著。如:罪恶昭彰|昭然若揭。组词如:昭昭(指光明,明亮义。引申指明辨事理。如:使人昭昭)。 昭★常◎常
zhāo形声,从日,召声,本义为日光明亮,引申为明显、显示、表明等。昭雪,洗清冤屈。 【辨析】 ❶以“昭”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zhào:照。 ❷昭/照/耀 见545页“照”。昭 金 篆 隶zhāo【析形】形声字。金文字形从卩,召声。小篆字形改作从日,召声。 【释义】《说文》:“日明也。”本义指光明。引申为明显、显著,如[昭著]、[昭彰]、[昭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用自己模模糊楜的认识,想要使别人明白。[昭然若揭]昭然:明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character meaning is related to 卩.It sounds like the pronunciation of 召(zhāo).But in Small Seal script,the meaning part was changed into 日. 【original meaning】B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