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日本的元曲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日本的元曲研究

日本的元曲研究

日本江户时期儒学家荻生徂徕在其所著《南留别志》中指出,元杂剧是由入日元僧带进日本并进行传授的,日本的歌舞剧“能乐”即模仿元杂剧而作。同时代学者新井白石,也注意到能乐在舞蹈、歌唱、舞台结构、角色分配诸方面和元杂剧的类似点,并认为能乐是日本古代猿乐、田乐接受元杂剧影响后发展而成。他在《俳优考》一文中说:“猿乐田乐相并行世,时当镰仓之末、室町之初,传奇杂剧等正在元朝盛行;其时我国人往彼国,彼国人亦来我国。我国人耳闻目睹彼国之杂剧,辗转相传,以田乐猿乐为业之辈,遂仿彼国传奇杂剧之类,将古有之可惊、可恐、可哀、可喜者编为歌,制为词,歌之舞之。此古杂乐散乐之馀风其又一变仿元朝传奇杂剧之体者也。”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上鄙视戏曲的旧观念受到冲击,荻生徂徕和新井白石关于戏曲的考证论著受到学者的推崇,元曲研究家遂不断涌现。幸田露伴(1867—1947)首先撰文介绍元曲的内容与艺术形式,所作《元曲梗概》等文,对元曲的艺术成就有很高的评价。森槐南(1863—1911)在《汉学》杂志上连载《元人百种曲解题》,对臧懋循《元曲选》所收元曲百种一一作了介绍。同时森槐南在东京帝国大学讲授戏曲,把元曲列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狩野直喜(1868—1947)发表《读曲琐言》、《曲录与戏曲考原》、《水浒传与支那戏曲》等论文,并在京都大学讲授元曲。他在教学中按照《北曲谱》和《中原音韵》解读《窦娥冤》、《汉宫秋》等名剧,力图阐明曲文原意,一字一句皆不马虎,所以他的学生青木正儿后来在《君山(狩野直喜)先生与元曲和我》一文中称狩野直喜“实为我国元曲研究之鼻祖”。与幸田露伴、狩野直喜同时期或稍后的著名汉学家久保天随、西村天囚、金井保三、宫原民平、铃木虎雄等,在元曲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也都有许多建树,为后来日本的元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木正儿(1887—1964)是狩野直喜、铃木虎雄培养与影响下成长的京都派中国学著名学者、元曲研究大家,他在日本现代的元曲研究中承前启后,成绩卓著,影响甚巨。他的主要著作《中国近世戏曲史》、《南北戏曲源流考》、《元代杂剧创始者关汉卿》、《刘知远诸宫调考》、《元人杂剧概说》等,至今仍是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者的必读之作,这些论著的丰富内容和正确见解,亦得到世界学界的公认。稍后于青木正儿的学者吉川幸次郎(1904—1980),以《元杂剧之研究》(1944年岩波书店出版)博士学位论文成名,由他主持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集体完成的《元曲选释》,表现出日本现代元曲训释考证方面的新成绩。五十年代以来,日本发表的重要元曲研究论著有田中谦二的《元杂剧的题材》、《元人恋爱剧里的两个倾向》,上村幸次的《元曲桃花女剧中的“神煞解禳”》,水谷真诚的《金元戏曲方言考》,林雪光的《元曲选百种曲的梗概与解说》,野崎骏平的《元杂剧的成立与思想性》,吉田多满子的《元杂剧的健康性的一面》,神谷衡平的《元曲讲义——汉宫秋杂剧》,会泽卓司的《元曲明曲里的梦》、《元杂剧中胥吏的形象》,太田辰夫的《元刊本〈调风月〉考》,金文京的《白仁甫的文学》,高桥文治的《围绕元刊本〈薛仁贵衣锦还乡〉》,井上泰山的《有关元杂剧的传来与受容的札记》,七理重惠的《谣曲与元曲》,清水茂的《中国戏曲小说的发展》,川上忠雄的《中国戏剧的历史研究》等等,这些论著在元曲考证与综合研究方面都有不少新的开拓,体现着新的学术水平。1984年,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会编著的《元明戏曲语释拾遗续补》问世;由高桥繁树、赤松纪彦、井上泰山、大岛光子、金文京、日下翠、小松谦、高桥文治、古屋昭弘等合作撰成的《新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及语汇集成》,1987年开始发表,这两部著作可说是日本学者近年在元曲校订和元曲词语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最新成果。

☚ 海外曲学研究   日本对南戏与明清传奇的评介研究 ☛
000088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