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一切经济规律都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这一点是和自然规律相同的。像在自然科学中一样,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反映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但是,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又是有区别的。自然规律,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等,都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经济规律既然是人们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即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运动的规律,因而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没有经济规律。经济规律虽然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但它又具有客观性。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与这种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例如,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不管个别生产者和个别企业在生产某种商品时,花费多少劳动时间,这种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和个别企业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只是个别劳动时间,只能形成这种商品的个别价值,而不是它的社会价值。在进行商品交换时,不能把个别价值作为依据,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又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为社会所公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就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只要人们消费品的分配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按劳分配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经济规律对于任何人,无论是对直接参加生产的劳动者和组织者,还是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党的领导者,都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人们的主观意志如何,它总是客观地在起作用。经济规律由于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任何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之前,这种经济条件就已经存在。人们在参加经济活动时,不能自由地选择经济条件。因此,不管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如何,经济规律都客观存在着。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意改变经济条件,因而也就不能随意改变经济规律。谁要是违背经济规律,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谁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不等于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依靠它们,利用它们,以利于社会。比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认识了按劳分配规律,就可以利用它,通过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人们在认识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来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为人们谋福利,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情况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利用经济规律,为他们谋利益。例如,随着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组织起股份公司,联合成各种垄断组织,实行国家垄断,大力扩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资产阶级利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的表现。但是,对于资产阶级来说,经济规律是作为异己的力量而存在的,他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是被迫的。资产阶级只是为了他们的切身利益,感到需要那样去做,而不是在认识经济规律作用的基础上,自觉地、有计划地利用经济规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时候,资产阶级就不可能再去利用经济规律了,哪怕是被迫的。相反,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极力反对利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这一规律。这时,只有无产阶级能够利用这一规律。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他们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工人阶级专政,从而把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改变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能够认识并自觉地、主动地去利用经济规律。但是,要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需要有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而且,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在发展,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和表现形式也随之变化,因而人们认识和探索经济规律的过程也是逐步深化的。在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有时经济发展和劳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较快,有时经济发展和劳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较慢。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劳动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得比较快,表明经济规律利用得较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得比较慢,则表明经济规律利用得不够好,或者是违背了经济规律。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高低,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是否很好地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应该从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高低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中,逐步加深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用的认识,探索出充分利用经济规律的途径。

☚ 经济规律   商品 ☛
000040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18:48